第205章 图雅的改革,贲门失驰治疗(1 / 3)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第205章 图雅的改革,贲门失驰治疗 周灿暗自纳闷,杜冷不是在神经外科跟着武白鹤混吗? 怎么跑到普外科来了? “相信不用我介绍,很多人已经认出了我旁边这位年轻有为的医生是谁。他叫杜冷,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在本院的神经外科锻炼一年后,他现在准备到普外科发展,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杜医生的加入。” 夏怀安这个科室主任带头鼓掌。 全场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周灿暗自纳闷,神经外科的成长周期虽然长了一点,但是论前途,比普外科强多了。杜冷这是脑子抽风了,还是咋回事? “以后还请各位同事多多关照!谢谢大家!” 杜冷待掌声平息后,冲着众人鞠躬行礼。 表现得彬彬有礼,让众人对他的好感大增。 “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早会,一是欢迎杜医生这位超级人才加入我们普外科。二是向大家宣布从即日起,医院出于战略发展考虑,将对普外科、消化外科、肝胆外科进行整合。这几个科室将分成多个医疗小组开展诊疗竞赛。成绩拔尖的小组,将有机会获得亚科室建设资格。” 这个消息一出,普外科的医生们精神大振。 图雅最近这十几年一直在励精图治,对医院内部科室、管理制度、人才引进等进行改革。 消化外科说白了,就是从普外分家出去的肠胃外科。 肝胆外科同样属于一个亚科室。 目前,这两个分出去的科室发展并不算很好。 普外科的结构同样急需优化。 所以才会有这次的重新整合与亚科室建设。 为的是增强科室竞争力。 真正让图雅医院成为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顶级医院。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上不下,各方面疲软。 图雅的现任祝院长,有着雄图伟略,一心想要完成前几任院长的伟大梦想。把图雅医院建设成国内领先的超级三甲医院。 人才架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很多科室都已经更换了新鲜血液,基本上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 那些学历低,医术平平的老同志,要么退休了。 要么已经弄到附二,附三去了。 图雅总院实现了人才年轻化,高学历化。 有了这个基础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科室优化了。 出于稳妥考虑,权重科室先保持现状,表现较差的普外科成为了第一个改革实验科室。 从普外分出一个消化外科,专治肠胃外科疾病。然后在三年前,又从普外科分家出去一个肝胆外科。 实验结果有些差强人意。 那就说明这么操作不可取。 不但没能通过改革打造出厉害的科室,反倒严重削弱了普外科的实力。 医院这次制定的改革方案,应该吸取了前两次尝试改革的宝贵经验。 杜冷肯定是闻着了味儿,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加入普外科,参与各小组的竞争。想要借助这次的科室改革机会,一举爬上去。 正常情况下,即便他是海归博士,想要爬到科室某个学科带头人的位子,没有七八年很难成功。 即便那些人,很多都只是国内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但是在学历等级方面,与国外的博士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就算真有差别,也是用人单位崇洋媚外造成的。 国家政策层面上,两者并无区别。 “杜医生,本科室所有医疗小组,以及消化外科、肝胆外科在内的所有医疗小组,任你挑选。这是所有小组的组长介绍,以及这个小组的组内成员。” 整个普外科,如果算上分家出去的消化外科、肝胆外科在内,大约有一百三十位医生的样子。 规培、实习不包括在内。 光是主任医师就有接近三十人,副主任医师二十九人,剩下的是主治与住院医。 从这里可以看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占了将近一半。 并不是正高、副高职称容易评到手,而是能留下来的都是正高、副高级别。主治、住院医、规培生、实习生、进修生,这些人才是干活的主力。 这些人如果长期升不上去,或者自觉前途渺茫,他们就有可能跳槽到其它单位。 改行者或者从事行政工作者也不在少数。 当医生,真不是人人都能抗得住。 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风险极高。晚上哪怕正在和老婆造娃,接到医院抢救病人的电话,立马就得穿上衣服赶过去,迟一分钟都不行。 因为抢救病人分秒必争。 手术、诊断、治疗过程中存在无数看不见的风险,一失足就有可能成为万骨恨。 比如许医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场手术失误,直接把他从一位顶级外科名医,降成了默默无闻的急诊科主治医师。 如果不是他的内心强大,恐怕早就放弃医生这个职业了。 那种心理落差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 “我就选杨青主任这一组吧!” 杜冷并没有征询这一组的组长杨主任是否会同意。 直接选了这一组后,他充满自信,无需询问杨青的意见。对方不但会接受他,而且应该感到特别高兴。 周灿在普外规培也有一个多月了,对于科室内各小组略有了解。 杨青主任在普外科的诸多主任医师中,实力极为强大,无论学术还是手术能力,都能稳居前三。 论综合实力,杨青这个小组是普外科最强的一个组。 杜冷只是随意扫了一眼那份小组名单,便选择加入杨青所在的小组。说明他来之前,已经对普外科的各个小组实力有所了解。 “欢迎杜医生加入本组!欢迎!” 杨青是一位五十岁出头的‘年轻主任’医师。 对于图雅的绝大多数医生来说,四十五岁评上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