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病因查明,哭出来反而是好事(2 / 3)

医生医术高超,是活神医呢!” 秋虹说起这些时,脸上满是自豪。 经过初步试验,已经基本证明患者的肠炎真的与精神高度紧张有关系。 这下再没人质疑周灿的诊断结果。 他们看向周灿时,目中充满赞赏或钦佩。 震惊倒是不至于,因为周灿已经不是第一次立下如此大功。 被周灿‘诊断、破获’的疑难杂症已经有多例。 “这个病桉我的功劳很小,主要是周灿的功劳。”贾主任这人非常实在,从不与手下医生抢功。“周灿,现在已经基本确诊患者得的病真的是精神疾病,说说你的治疗方案吧!我想听到的是尽可能治愈,而不是依靠精神药物长期控制疾病。” 贾主任算是他的半个老师。 对他提出要求时,完全就是长辈对晚辈的口吻。 以贾主任对周灿的教导与栽培,还真有这个资格。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也可以认为是贾主任与周灿的关系亲密。 “想要治愈,就必须找到患者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的原因。通过家属的描述,我怀疑患者的精神高度紧张与中考有关系。因为患者发病时,正好是初三下半期,临近中考的时间阶段。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精神高度紧张的原因比较容易排查。我想去找家属和患者再聊聊,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您看可以吗?” 周灿这段时间在恶补心理医学的基础知识。 此刻算是派上了用场。 他怀疑患者精神高度紧张的诱因,很可能与中考有关。 即便不是这个原因,应该也比较容易排查。 比如父母的感情出现状况,或者孩子早恋受了什么刺激,又或者老师因为某件事对孩子给予了严厉的批评,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精神高度紧张。 只要把患者这个心结解开,疾病也就不治自愈。 “你赶紧去,我很期待最终的结果!” 贾主任让周灿赶紧去找患者和家属沟通。 …… 周灿在脑电波监听室外面,轻易就找到了脸带笑容的家属。 孩子的病因找到,用药后病情得到初步控制,这让家属喜上眉梢。脸上的愁容已经扫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周医生,谢谢您救了我们儿子,您就是我们一家人的恩人!” 家属看到周灿走过来,激动的上前连连向周灿表示感谢。 “诊治你们儿子的疾病,我只是辅助,主要还是我的带教老师贾主任的功劳。现在过来,就是想要找你们聊聊孩子的具体发病诱因。争取能够彻底治愈孩子的疾病,而不是一直用药物控制病情。” 周灿也不挑地方,就在外面的长椅上坐下,与家属唠嗑了起来。 “孩子发病前,你们有给过他中考方面的压力吗?比如想要他考上一所好高中之类。” “有过!当时临近中考,孩子他父不止一次强调,希望孩子能考上县城的一中。因为孩子是家中独苗,而且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所以我们夫妻俩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难道这也会造成我儿子生病拉肚子吗?” 家属倒不是质疑周灿。 而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也难怪他们理解不了。 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谁能想到给孩子一些中考压力,居然会引起孩子腹泻?在他们看来,只有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身体生病了,才有可能出现腹泻。 “现在还不敢百分百的肯定。你们儿子现在能与你们正常沟通吗?” 周灿之前在门诊的时候就向患者提问过,但是根本没办法正常沟通。 患者有自闭倾向。 当时以为是患者的身体出现重大疾病,所以导致自闭。 现在才明白,他有可能是因为精神疾病引发了自闭。 “能啊!没有外人的时候,我与儿子说话,他能较为正常的回应我。只是我们儿子从小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 患者的母亲说道。 “只要有人能与孩子正常沟通,这就是好事情。你可以试着与孩子聊一聊,告诉孩子,考一所好的高中并不是那么重要。尽可能的解开他的心结,让他走出为自己设定的精神牢笼。” 周灿接下来,又具体的教了患者的母亲一些劝导方向。 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尽可能不引起紧张的私人空间,这个并不难。拉上监听病床上面的帘子,把整个床遮挡在里面就行了。 孩子的母亲按照周灿的授意,进去试着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开导孩子。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让他们带孩子去做专门的心理疏导。 仅隔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听到里面传来哭声。 孩子的父亲本来就焦急的在外面等待,此刻听到自己儿子在里面哭,他立刻就想冲进去一探究竟。 被周灿拉住了。 “孩子能哭出来,反而是好事。就怕他把所有的压力都藏在心底,默默承受一切。还有,你见到孩子后,希望能够主动向他表示,不需要他考什么好高中,别再给他压力。尽可能多给予一些关怀。” 对于十七岁的孩子来说,哭泣是心理防线被撕开,彻底释放情绪和压力的初始表现。 这一哭,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心结在崩塌。 是好事情。 叮嘱了几句以后,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大约到了下午一点多的样子,他正在办公室写病历,查资料。 那个孩子的父亲找来了。 刚进门,就要往地上跪。 吓得周灿赶紧起身将他扶住,其他医生也是惊愕的看着这一切。 “周医生,谢谢您……我家孩子中午吃了大半碗米饭和不少菜,两年多以来,头一次出声叫我。还有,他吃完后,没有再拉肚子,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您救了我儿子,就等于救了我们一家,要是儿子死了,我这个家庭也就毁了。” 男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