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这个规培不一般,自体血回输(2 / 3)

打招呼。 “快,把病人抬到手术台上!官医生,立刻给病人实施麻醉。” 看这情况,病情很危急。 周灿也走过去帮忙。反正就是蹭手术嘛,多一个人帮忙,主刀绝对不会介意。 这个叫官医生的麻醉医生,周灿认识。 因为周灿做的手术已经有很多台,三级以上的大手术同样做了不少。 一些大手术的全麻术,经常会看到这位官医生的身影。 麻醉医生其实也与普通医生一样,分为住院医、主治、主任三个级别。对于不同的麻醉手术,要求的资质也不一样。 同时,麻醉医也会像普通医生一样带徒弟。 有较严重的心、脑、肺、内分泌等系统并发症的各种手术或术前评估有较大风险的手术麻醉,都需要主任或副主任麻醉医生主持。 他们对整个围术期的风险做出评估,认为安全系数达到要求,主刀才能做手术。 不然的话,即便是武白鹤、胡侃这样的权重科室大老为病人制定了手术方桉,麻醉医师评估后觉得风险过高。那就只能搁置。 或者是等到病人符合手术标准了再择期手术。 所以,麻醉医生的地位并不低。 而且他们对人体的呼吸、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各脏器运转,皆了然如心。 一个个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麻醉科属于亚科室,待遇没法与权重科室的医生比。 他们对名气这东西似乎绝缘。 再厉害的主任级麻醉医生,知名度最多就是业内人士知道而已。至于病人、家属,他们只知道主刀医生的大名。 麻醉医生是谁,他们很少去关心。 官医生应该最少都是高年资的主治麻醉医生。能让他亲自出马的麻醉手术,说明难度不低。 至少风险很高。 这个病人到底是什么疾病?看上去,病人脸色苍白,烦躁不安,冷汗不断从额头冒出,呼吸困难,说明病人此时极痛苦。 揭开病人身上的布以后,可以看到肋间有明显外伤。 周灿立刻明白过来,病人很可能是胸腔出血,伴随胸腔大量积液。 这个病非常凶险,最好能够在病人没有休克前紧急手术止血。 官医生快速给病人连接着生命监测探头。 本来,有条件甚至需要建立中心静脉压监测。现在情况紧急,就只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这些。 “周医生,帮忙插一下气管,上一下呼吸机行吗?” 官医生一个人分身乏术,病人的情况越来越糟。 为了节省麻醉时间,他不得不请周灿帮忙。 别人不知道周灿的本事,官医生却是清楚得很。 特别是周灿在重症医学科的光辉事迹,不但重症医学科的医护都知道。麻醉科的大部分医生也有所耳闻。 因为重症医学科的不少医生都是麻醉医生转型。 比如石医生,以前就是麻醉医生,后来转攻生命学。一心想着如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生命支撑,如何在病人生死关头,把人给救回来。 有什么消息,非常容易传到麻醉科以前的同事耳中。 其他医护听到官医生叫周灿帮忙,尽皆感到惊讶。 看来官医生与这个挨罚的规培生挺熟啊! 气管插管不算太难,但是想要快速、精准的完成,还是有一点难度。 呼吸机的操作比较易学,但是参数的调整却非常考验一个医生的水平与经验。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周灿快步上前,然后对病人实施气管插管。 此刻,在病人烦躁不安的状态下插管,本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气管插管周灿却是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经声门置入气管内。也可以从鼻腔插入,视具体情况。 病人现在的状态,比较适合口腔插管。 至少比鼻腔插入要舒服一点。 病人本来就烦躁不安,想要让他配合并不容易。 插管完成后,周灿开始熟练的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重症医学科的三个月没白干,现在操作这些仪器,他已经能够驾轻就熟。 经验也是十分老到。 对于各项参数的调整,可以做到了然如胸。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他在重症医学科足足规培了三个月,出来后,才发现好处巨大。 在很多场合都能用得上。 而且在重症病房工作时的精神高度紧绷,对他的心性是一种非常好的磨砺。 “好了!” 周灿一脸澹定的退回到手术台下最不起眼的旁观位置。 刚才为病人插管,他赚到了1点置入术经验值。 只要呆在手术室,总能捞到点。 “好牛B!” “这个规培生刚才的操作太风骚了!” “原来气管插管可以这么简单呀!下次我得再试试!” 其他医护们全都看傻了眼。 周灿的表现十分抢眼,甚至让人产生了气管插管特别容易的错觉。 随着官医生的话音落下,主刀医生已经站到主刀位,在病人肋间切开一个刀口。然后一层一层切开,直到能够看见胸腔膜。 里面已经积了很多血。 “先把积血吸掉一些好了。出血点应该就在肋间。” 主刀一边说,一边为病人手术。 他正在快速寻找着出血点。 只是胸腔内的环境复杂,本身又有积血残存,想要找到出血点并不容易。 主刀选的这个切口部位,术前做过检查,出血点大致锁定在这个位置。 结果在胸腔开了一个窗口才知道,出血点比想像的难找多了。 主刀已经急得额头冒汗。 也就眨眼功夫,病人的出血很快又让胸腔内出现大量积血。 “患者的血压正在迅速下降!呼吸也在预警,要加快手术!” 麻醉医看得一阵着急。 这位病人的胸腔出血类型根据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