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门特殊医术,6床患者的转机(1 / 3)

“明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到办公室等我就行。” 看来刘主任明天上晚班。 “有微信吧?等会加一下组内的工作群。组内有临时调班,或者其它事情,都会在群内通知。” 几乎每个科室的医生都会分成若干个医疗小组。 比如骨外,骨创伤一個组,这个组内的医生基本都是研究骨创伤这个领域的疾病。然后骨关节一个组。显微外科一个组。手外一个组。踝外一个组。脊柱外科一个组。 周灿刚入重症科,对于这个科室的分组还不太了解。 重症医学科一般都是分三个组。 主要包括呼吸、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脑血管与神经,这三个领域。 说白了,就是内外循环与神经三大体系。 一个人只要这三大体系不出问题,生命就有保证。 外循环主要是指呼吸,包括整个呼吸系统,血氧交换、合成等。 内循环主要是指血液输送,血液与氧气在体内的供给,营养供给与排泄。 神经就不必说了,就是以脑干为中枢的整个神经系统。 分析完了一个人的生命支撑三大体系后,再看麻醉医生的工作,似乎也就没那么神秘了。 想要让患者失去痛觉,切断神经信号就行了。 全麻,腰麻都是麻醉医最常用的手段。至于局麻,这个很少劳他们大驾。 科室考虑到手术成本,主刀医生一般都会把这件事情一起做了。 “胡医生,等会下班后,记得把周医生拉进我们组的工作群。” 刘主任交代完,也不等周灿再说什么,直接走了。 等到刘主任一走,胡医生明显放松了许多。 “以后呀,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喽!长江前浪扑后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胡医生的神情很是复杂。 看着周灿立下大功,要说不酸,那是假的。 现在,周灿得了刘主任的赏识,称得上翅膀硬了。 胡医生只能接受现实。 努力与周灿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不再把他当成普通规培生对待。 这时,6床的警报器响了。 每种机器的报警声其实是不一样的。 周灿在这里面工作也有一天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血压出了问题。 跑过去一看,血压果然在垂直下降。 6号床位恐怕又得送走一位,这个魔咒啥时候能打破啊! 胡医生对于各种大场面早就司空见惯,所以并不慌。 经过查看后,断然说道“是室颤,肯定是室颤。立刻除颤。” 室颤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 会导致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全部消失。 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 人的心脏就像水泵,通过不停的跳动把血液泵出去,通过动脉血管输往全身各大器官和组织。 发生室颤时,相当于水泵出了问题,血液泵出无力。 大脑缺血三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脑细胞开始纷纷死亡。 发生室颤十分凶险。 这时候,最常见的抢救手段就是除颤仪除颤。 “小周,除颤昨天教会你了,会操作吧?” “会!” 周灿拿过准备好的除颤仪,也不废话。 对着病人的胸部实施电击除颤。 病人的身体受到电击后,猛地弹起。 这是正常反应。 【急救生智,经验值+1.】 周灿有些懵B。 从来没有获得过这项医术啊!怎么突然冒出来一门急救生智医术? 眼下急着抢救病人,他没办法仔细深究。 第一次给病人电击除颤,效果并不是很好。 “再来!” 胡医生站在旁边冷静指挥。 周灿再次对病人实施电击除颤。 【急救生智,经验值+1.】 患者的心率、血压渐渐恢复正常,这条命算是暂时抢救回来了。 他和胡医生都是暗松一口气。 刚才看着病人的血压直线式往下掉,真的很吓人。 住在ICU病房的一些病人,一天要在鬼门关打转很多次。 医生、护士每次合力把他们拉回来,然后继续各种生命支撑与治疗。直至用尽所有手段,帮他们成功化险为夷,转出ICU。 或者最终把人送走。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让患者转出去。 比如家属不同意治了。又或者恶性肿瘤患者,其它绝症患者,明知道已经治不好。 原则上,这类患者会让他们转走。 有些私人医院或者小医院,可能考虑到ICU的运营成本,在患者不够的情况下,留着多住几天也是常见的骚操作之一。ωωw.cascoo.net 像图雅这种正规医生,ICU的患者实施抢救,材料费超过200元就要找家属签字同意。 而且ICU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基本上都是亏本的。 下面举两个收费的例子,解释一下ICU一天的治疗费最少两三千,最高好几万,为什么还说会亏本? 给一位患者做胸腔穿刺或者腹腔穿刺,一次收费大约九十元左右。 做胸腔穿刺至少需要两个医护。 一个高年资主治医生,再加上一个护士打下手 。。 穿刺如果顺利的话,耗时半小时绝对要。这还是主治医师的操作技术过硬,手法娴熟,护士配合得当。病人的情况要比较正常。 否则,穿刺会出现各种困难。这时候必须使用B超定位才能完成穿刺。 两三个人忙活至少半小时,还要用到B超这种不算便宜,也不是特别昂贵的仪器。以及耗材。最后收费九十元。 你说医院亏没亏? 再举个例子,心胸按压相信很多人都熟悉。 也就是经常提到的心肺复苏抢救法。 看似简单的胸外按压,到底有多累,相信按过的人都清楚。抢救的是成年人的话,每次按下去的深度5cm左右,每分钟要求按压100次以上。 最好能达到1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