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快刀法显威,被邹医生抓了壮丁(1 / 3)

手术过程中发现情况有变,需要临时改变手术方案,或者有着更优的方案,这个是很有必要找家属沟通的。 因为手术费用和手术风险都会增加,必须先取得家属的同意,才能实施。 这次,温主任没有派唐莉去沟通,而是亲自出面沟通这事。 涉及到重要手术方案变更,只有主刀最清楚手术思路。 很快就谈完了。 女孩的家人听到是恶性肿瘤,直接给吓懵了。几乎没有太多考虑就同意了温主任提出的肿瘤彻底扫除方案。 其实换作绝大多数家属都会答应。 癌症这个词,早已经深入人心。 在很多人心目中,癌症与死刑没什么区别。 医生现在提出尽全力扫除肿瘤残存,家属自然是千肯万肯的。 接下来的手术就是按照周灿提出的方案推进。 先用搭桥的方式建立第二血管通路。 这個过程算是比较轻松。 使用了人造血管代替。 直接从颈部的一根分支小动脉搭桥,给即将卡断的脑中心动脉供血区域供血。 有了这重供血保障后,即便分离肿瘤残存时出现意外,也能从容应对。 温主任开始从容不迫的再次尝试着对剩下的那块肿瘤残物进行分离。 一刀一刀,像是工匠在精雕细琢。 汗水不断从温主任的额头渗出。 看的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操刀的温主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一定超乎想像。这种尖刀上跳舞的感觉,相信每一位外科医生都有过深刻体会。 分离到最后的中心部位时,温主任下刀的速度越来越慢,动作越来越谨慎。 额头的汗水渗出速度则是越来越快。 巡台护士不停的给他擦汗,表情中有着一丝紧张。 她知道,温主任出汗这么严重,手术必定是进行到了最关键的部分。 而且温主任很可能没什么把握。 随时可能出事故。 “不行,最后的这一块粘合太过紧密,分离难度太高了。我没把握再做下去。” 温主任颓然叹气。 肿瘤的中心地带,粘合能不紧吗? 估计就差没生根了。 “恐怕只能将这一段血管分离出来,然后截断,再取静脉血管补上。” 温主任的手术经验非常丰富,行不行,他心里有数。 “直接用人造血管不行吗?何必大费周章的从其它部位取静脉血管。”一位住院医发表着自己的‘高见’。 “这个问题提得好,正好借这个机会给你们讲解一下。人造血管的寿命只有10-20年。病人现在才二十多岁,要修补的这段血管是颅内极为重要的中心动脉血管。现在用人工血管把她的病治好了,可是十年后的某一天,这根血管突然炸裂,那该怎么办?” 温主任质问这个提问的住院医。 与周灿相比,这个住院医考虑问题显然太片面。 “你们记住了,为病人治病,不但要考虑当下,更要考虑以后。要真正站在病人的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好医生。” 温主任说完,目光看向周灿。 “这一点,周灿医生就做得很好。” 周灿可不想拉仇恨。 赶紧谦虚道“我也只是刚好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您说得那么好。”谦虚客套完,他带着一丝希冀询问温主任。 “这截血管反正也准备直接截掉,能让我来试试那块肿瘤残物的分离吗?” 周灿练习快刀也有些日子了。 目前算是略有小成吧。 他的分离术达到了主治下等水平,分离普通肿瘤或者粘合在一起的身体组织,基本够用了。 分离这块肿瘤残物,他想施展快刀刀法,配合分离术,做一次尝试。 在动物身上肯定试不出效果。 最好的锻炼机会就是直接在病人身上使用。 温主任迟疑着没有答应。 周灿也知道争取这种高风险的手术锻炼机会极为不易。 于是又赶紧补充道“我向您保证,就算失误也只会把这根血管弄破,不会伤到其它组织。这次锻炼机会对我极为重要,还请您成全我一次。” 周灿这两天也帮了温主任不少忙。 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提这种手术要求倒也不算特别过份。 “行吧!看你做事挺稳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另外,你做切除时,我需要在周围垫上纱布,加以防护。”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温主任最终拗不过情面,只得答应下来。 也许周灿那种极度渴望的上进眼神打动了他。 在周围垫上纱布,对其它组织加以保护,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谢谢!谢谢您!” 周灿争取到了这次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 心中对温主任那是真的充满感激。 如果今天换成是许医生主刀,这次锻炼机会不一定会给他。 所以说,跟着不同的上级医生混,拿到的好处各不相同。 关键就看自己怎么争取。 周灿没有使用电刀,而是使用传统手术刀。 ‘冷兵器’的优点就是更加灵活,分离这种紧密粘合的组织时,可以分离极薄的组织层。 就好比电锯,它锯断一截木头时,会有大约0. 。5c 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刚才那一刀,看似简单迅捷,实则蕴含着他练习快刀刀法,以及分离术,甚至包括切开术的所有底蕴在里面。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秒钟。 厚积薄发,所有的积累,全部融入了刚才那神鬼莫测的一刀。 【恭喜你成功施展快刀法,且领悟其中一丝精髓,获得特殊刀技——快刀法。此刀法可应用于解剖、分离、清创术,能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切割目标组织。】 周灿平时获得的外科医术都是某某术,比如清创术,切开术,缝合术等等。 这次获得的却称之为快刀法。 法与术,合起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