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参战双方的规模,打出何等的战绩,该有的赏赐早就有明文条例。 很早之前,个人杀死对方一名穿甲的敌人,能够获得爵位,有了爵位也就等于有土地、房屋和奴隶。 后来做了一些修改,保留个人战绩的奖励措施,增加了集体功劳的标准。 要说里面有什么被一些人诟病,只有爵位晋升到某个等级,官职也到了一定程度,想再进步需要进修,进修时考核必须合格才能得到晋升了。 绝大多数人,他们获得爵位已经很庆幸,基本没有想过获得更大的富贵。 一些想再更进一步的人,他们面临着教育的缺失,光是识字就让很多人被卡住,努力识字之后确实也无法跟那些出身更好的人去竞争,仅有极少出身低又足够聪明和刻苦的人,他们获得机遇之后真的一飞冲天。 布辨别了一下同样获得征召的两个男性,有特别的对比之后,发现那两名男性跟自己的丈夫同样优秀,心态方面出现了改变。 “琼夫与夯一样是孔武有力的人,官府的征召好像是针对这种人?有他们与沛为伍,想来不是那么凶险?”布心里想道。 这时,一段话让布侧耳倾听了起来。 讲的是楚国那边的人通常不高,身高一般也就一米六,换作是更南方的蛮族则是身体条件更差。 说话的人叫乸(nǎ)妫,一看称呼就知道原先有家世,至于怎么变成普罗大众的一员,短短不到五十年内亡了那么多诸侯国,许多贵族离开祖代生活的栖息地,绝大多数贵族其实真的就沦为了普通人。 只不过那些落魄贵族的后代,他们先天上还是比真正的普通人更具有优势,起码识得字,有一些家传的技能。 乸妫就对自己丈夫被征召充满期待,她比围在一块说话的妇女更有见识,很清楚想要获取功名难免战阵上走一遭。 许许多多落魄了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后代,他们比真正的普通人更为珍惜征召带来的机会,卯足劲想要建立功劳,重新振兴自己的家族。 布以前就很羡慕乸妫,不止是羡慕有姓,同时也羡慕其它。 所以,布一见乸妫侃侃而谈那些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再来看到乸妫一副憧憬的模样,不由也跟着有了一些畅想。 “当今便先民开拓之时,奈何取得功名富贵时日已然不多。若不抓住机会,必将抱憾终身。”乸妫指的是原国的敌人不多了。 先民开拓?不是贵族出身,真的不明白什么意思。 那么是什么意思?这个要从夏朝和商朝说起,简单一些就是一些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带着更多人扑向野外,与天地相争,也与野兽竞争,慢慢开发出了一块又一块栖息地。 商朝时期的各种“方”,他们就是先期奋斗起来的先民之一,后来认可殷商之王为共主,成为了“八百诸侯”之一,老姬的势力就是诸“方”之一。 因为殷商的统治崩溃,跟姬周一开始太虚也有关,各种“戎”、“狄”、“夷”、“蛮”纷纷崛起,搞得姬周需要进行分封重新开拓,三千诸侯的绝大多数都亡在异族攻打之下,幸存的那些诸侯也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才重新压下异族,其中晋国灭掉的异族势力最多。 所以,管仲辅左齐桓公吕小白有再造诸夏的功绩,晋国几代人对诸夏的贡献其实也不差的。 因为有那么多例子可以追寻的关系,智瑶到后面免不了再继续分封,只不过新的分封区域会很有讲究,最大的可能性是分封到漠南和以北、陇西以西、岭南之地、东北区域。 等待智瑶完成一统之后,怎么都该晋为皇帝,新一轮的分封中,直系的血脉封王,异姓则是侯爵分封。 公爵?等侯爵逝世,将会追封公爵。这么一搞,倒是又回到了春秋前期和中期的习俗。 太高层的事情,乸妫原先的家族没有到达那种层次,想在一众妇女面前炫耀也讲不出来。 乸妫其实就一个意思,让瓦沛和夯跟着自己的丈夫琼夫,一块团结互助,再一起进步。 类似于乸妫这种想法的人,他们一定是落魄贵族或后代。 这是原国的疆域非常大,再来也是兼并了太多的列国,少不得会出现派别。 太高层的派别暂时看不到,毕竟被灭列国的后裔需要时间慢慢爬,短时间内难以获得高位。 以区域结为乡党这种事情?他们本来互相认识,去到陌生的环境不免抱团,属于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有些落魄又早先认识的贵族或后裔,他们甚至进行了约定,选出一个人来特别辅左,约好等那个人发达之后,再来帮助其余人。 这种约定在现代会显得很可笑,然而一直到两宋时期,类似的约定还是屡见不鲜,并且真的发达起来的那人也如实履行约定。 夏收结束,到处能看到妻子携孩童送走丈夫的场面,自然也有父母与孩子的离别。 这一次受到征召的区域比较集中,晋地不可或缺,再来便是王畿,其它诸如齐地、燕地、秦地、郑地、等区域并没有再次下达征召令。 仅是晋地,一下子集结了六个满编军团,他们会先在“朝歌”郊外进行集结与编队,随后走桥过大河进入王畿。 而王畿则是集结了两个满编军团,他们也是第一批开拔前往“新郑”的部队。 这样说的话,智瑶在夏收之后下达征召命令,新一批集结起来的军团一共有八个,达到了三十万士兵的数量。 其它地区,商于之地已经驻扎了一个满编军团;吴越区域原本有两个军团在作战,后来又从齐地调动了两个满编军团进行增援,一下子在吴越区域就有四个军团的兵力。 人在“新郑”的智瑶还在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