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望之不似人君”算是对一国首脑最恶毒的谩骂了。 只是,讲那句话的是楚人?基本上也就:哦,楚人说的呀?那没事了。 不是诋毁呀! 楚人要开骂,先翻一翻《梼杌》,搞清楚历代楚国之君到底都干过什么,否则不光把楚国先君骂了进去,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 本身绝非白璧无瑕,装什么圣洁? 人在气愤之下,张嘴骂什么,不可能先审视自身。 乃至于不是气愤状态,谁开骂之前会先搞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战事并没有因为楚君章中箭停止,只是交战的烈度随着楚军的大纛退后降低了。 想要突围的联军没有了领导者,楚君章无法走脱的前提下,楚军开始向后退却,其余诸侯不光没有胆子再突围,他们的实力也不允许的。 叶公和斗怀知道事情不好,会坚定帮助被困友军解围,只是攻势已经进入强弩之末,需要考虑的是先立足。 后面还有楚国的援军正在赶来,离开楚国之前接近七万,抵达时不知道能够剩下多少。 其余国家?郑国和越国一定会有援军来解救自己的君主,只是数量方面应该不会太多? 按照道理来说,郑国离战场比较近,本该早就抵达的郑国援军却是迟迟不见。 可以想明白郑国在顾虑什么,他们本身的国力就那样,能够集结的军队也有限,数量少了是送菜,数量多了会怕国内空虚导致原军入侵。 所以,郑国应该是在等待楚国的援军抵达,好双方会合一处,再一起想办法解救各自受困的君主。 越国距离战场则是有点远,他们再怎么加快速度,需要调兵和准备相应辎重,肯定会比楚国和郑国的援军来得更慢。 再则说了,之前勾践将越国大部分兵力投入到对吴国的作战,真不是某些越军想走就能走得脱。 “寡人仅调六千援兵,围不得解,来之无用。”勾践看上去没有半点彷徨无措,一看就显得很镇定。 有些话题不用特别点明,越国君臣心里有数就行了。 楚国一天看起来还很强大,越国就对原国有用,除非是意外中的意外,要不然原军不会动勾践一根毫毛的。 笃定这一点的勾践对自己被困真没有多么紧张情绪,派人回国的吩咐是,楚国正被牵制在宋国的战场,一定要加紧对吴国各城邑的攻打,反正就是在楚国有余力之前占领更多吴国的地盘。 勾践暗自揣测过,想的是:“智瑶肯定乐于见到那种场面的。” 曾经晋国拉拢和帮助吴国的一幕必定再现,原国同样需要位处东南的越国牵制楚国,关于这点原国和越国清楚,想来楚国君臣也能料到。 所以了,目前勾践对楚军的提防更甚于原军,刻意用郑军来拉开跟楚军的接触,勾践对突围能不能成功并不怎么上心,跟着装装样子罢了。 勾践对文种说道:“寡人期盼此间战事永无休止,原、楚二国死伤惨重。” 文种赔笑,称道:“大王英明。” 无关其它,仅是站在越国的立场,勾践的做法确实很英明。 勾践还英明到吩咐逢同搅乱楚国和原国内部,能做到哪种程度不用在乎手段,并且也不必害怕被楚国或原国得知在干什么。 并不是勾践名声太烂的破罐子破摔,一来是越国过去的人会冒充楚人或原人,再来是有没有被识破都一样。 “世人于寡人多有误解,若有机会楚国、原国必做相同之事。”勾践说道。 文种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明显就是进入到大争之世,确实到了各凭手段的时代。 文种心想:“原国和楚国是会做相同的事情,但他们多少要脸,您是连脸都不要了啊。” 关于楚君章中箭的消息传来,听后的勾践无比急切想知道楚君章死了没有,没死的话又是伤得多重。 勾践来回踱步,勐然间停了下来,说道:“寡人欲见原侯。” 文种知道勾践想干什么,还是规劝道:“原侯不伤大王,大王归国则必为楚国之敌。” 这不是勾践在询问文种的意见,只是一种纯粹的陈述,下令让人做好准备,又对文种说道:“卿留此处,有人求见,推脱寡人病重无法见客。若着实推脱不过,使假身卧塌相见,为防识破,见面不可过久。” 在楚国和吴国,达官贵人搞替身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因为刺杀在南边很盛行,尤其是吴王僚被刺身亡之后,着实给他们提了一个大醒,敲响了很大声的警钟。 而智瑶听到勾践亲来,着实是感到了错愕。 “越君此来,寻寡人派兵护送归国?”智瑶看到的是乔装之后的勾践,感概勾践的胆子真大,佩服其毫不掩饰的无耻。 没错,勾践见到智瑶之后,互相致意问候,马上开口请求让智瑶派人护送回“会稽”。 那个“会稽”目前是越国的都城,但绝不是越国最后的都城,勾践已经计划迁都到“琅琊”了。 当然了,勾践能不能再一次让越国迁都,看的是越军征讨莒国顺不顺利。 所以是,越国当前不止在攻打群龙无首的吴国,也出兵在攻打莒国,还一边亲自来凑诸侯的热闹。 这么看,勾践也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玩的就是“朝夕必争”那一套,干什么都显得迫不及待。 之所以有一个“也”字,完全因为智瑶、夫差、勾践是同一种人,干什么都讲究一个效率,需要看的是他们的下场会不会一样了。而他们还会有许多做事同样着急的后辈,比如某政、某彻、某广。 “寡人归国定起兵攻楚。此为原君乐见也。”勾践说道。 如果智瑶不知道越国现在大肆抢夺吴国旧地,并且还在攻打莒国,说不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