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第三代家主韩厥的时期,当时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神箭手叫养由基。 这位养由基是养国的公族,养国遭到楚国兼并之后,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大夫,效力过楚共王以及楚康王,随后被吴国设计死在众多弓箭手的埋伏之中。 养由基不止是春秋中叶公认的第一神箭手,后世还有“中华第一神箭手”的称号,史载“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同时有着“猛将杀手”的辉煌战绩。 老魏家的魏琦在当时是晋国公认的战将,他就是养由基众多的箭下亡魂之一。 可以说,养由基的威名真不是靠“卖艺”建立起来,完全是用一次又一次射杀中原列国的猛将来创造。 楚共王和楚康王因为有养由基,他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带头冲阵,眼见着君主亲自冲阵,怎么可能不让楚军嗷嗷叫往前冲杀呢? 韩氏在诸夏以善射闻名,比较要命的是没有出现过名传列国的神箭手,几代人下来都快成为老韩家的心病了。 当然,韩氏的善射威名不是某位个体创造出来,单纯是韩氏这个家族掌握了使用“箭阵”的技巧。 可是吧?如果能出一名神箭手,韩氏也不会嫌弃,更能使得善射的名声变得更完美。 在接下来的数天,魏驹和韩庚干脆跟智瑶一块狩猎,一再见证智瑶那种神乎其技的射术。 只是准确率高不能说神乎其技,纯粹是智瑶将射箭并且绝对命中目标表现得像是吃饭喝水一般,尤其是想射中哪里就是哪里。 “瑶如今不过十五,尚使不得强弓,若是……”韩庚已经心服口服,讲的话却好像有点那什么。 魏驹知道韩庚不是在埋汰,要说就是有点可惜时代变了。 列国间的战争已经很少遵循周礼,两军阵前的“致师”变得非常少见。在这种变化之下,神箭手的作用肯定还有,只是无法像养由基那般有环境,能够在一次次阵前单挑中正大光明地获取“猛将杀手”的称号。 韩庚没有太大的恶意,想的是现在智瑶很善射,等着一天又一天地长大,随着使用的弓张力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不能保持住这种射箭像是呼吸一般的随意和命中率。 他俩共乘一车,一边聊天,一边看着不远处智瑶在指导芬嬴射箭。 芬嬴当然会射箭,要说能有多准就不好说了。 智瑶给芬嬴准备的是一种角弓。 提到“角弓”很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异族的发明创造之一,事实上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个“角弓”不是特指游牧民族便于马上射箭的那种,其实就是是用动物的角和竹木、鱼胶牛筋制作的弓。 另外,角弓就是诸夏贵族小伙子和小姑娘用的一类弓,会这样当然是小伙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成,姑娘使用则是她们的力气本身会比较小。 在智瑶的“手把手教导”之下,芬嬴的每一次射箭都能命中目标,只是不好说她的射艺本来就不错,还是智瑶教导有方了。 春秋时代的贵族就没有一个不会射箭,平心静气的情况下命中率还会很可观,上了战阵就会因为心态的问题致使命中率下降了。 事实上,很多士兵在接受训练时表现得各种优异,真正投入战场却会是各种拉垮,原因就在于心态方面的问题。 “指使人众,我等不及瑶也。”韩庚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们上一次跟随智瑶出征齐国,可以说几乎是全程打酱油的角色,纯粹跟着混了一趟功劳。 不是他们没有想要有所发挥,完全是试了一下明白自己没有达到那种程度,非常有自知之明地让智瑶牢牢掌控全军的指挥权了。 现在的狩猎真不是骑着马到处乱窜,看到猎物就杀死那么简单,需要指挥随行的武装人员驱赶各种动物,也就需要有指挥体系这么种玩意。 所以,贵族的狩猎其实就是进行多人有组织的围猎,能够很好地指挥军队达到围猎动物的话,代表着本身就掌握了一定的指挥技巧。 魏驹没有多说什么,很清楚自己与智瑶的差距,心里认定某一天自己也能达到智瑶的高度,只是更明白自己会进步,人家智瑶也不会原地踏步。 “如果晋国能够恢复霸业,不是在中军佐手中,便是在智瑶成为‘元戎’之后了吧?”魏驹不愿意落下太多,只是需要有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清醒头脑。 他们猎杀的动物种类有点多,很难几个人将一天的收获吃完,一般是会分给随行的家臣,再看看哪位士兵的表现优秀再进行赐予。 这个过程是贵族子弟必须学会的一种御下之术,有经过教导基本都会,能不能干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整场狩猎没有出现半点的意外,前期猎杀一些食草类动物,后面将狩猎目标盯上了野猪,再后来目标变成了虎、熊这一类的猛兽。 智瑶早就学会了骑马,只是正式场合不会干骑马的事。 他之所以克制,不是担忧骑马作战被人窥探,纯粹就是不驾车骑马在贵族看来是一种狼狈的行为,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单骑走马”。 贵族们看来,轮到需要单骑走马一定是战败了,并且败得非常惨,需要走一些深山老林之类的区域避免被追杀。 走在没有道路或不平坦的地方,很多位置并不适合车架,想要用更快的速度脱离危险,骑马肯定是一种很合适的做法。所以“单骑走马”跟战败有所挂钩,等同于形容“狼狈不堪”。 另外一点,北方很多异族的骑兵战斗力太过于拉垮,也是诸夏贵族瞧不上“单骑走马”的原因之一。 早期阶段诸夏体系之中除了燕国被东胡欺负到不行之外,也有曾经强盛一时的卫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