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1 / 2)

“娘娘,外头来了不少人。”刘芳婉提醒道。

林容回过头,见是静妃和宁淑容几人到了,后头跟着吴芳婉、秦少使等,人数浩荡。众人簇拥说笑着,其中几位新得了晋封的嫔妃们衣着鲜亮、神采飞扬,在人堆里额外出众,其余人也隐隐奉承她们。

殿内先到的都起身相迎,静妃位份高,林容也要依礼上前请安。众人这才瞧见了林容,秦少使率先笑道:“昭仪娘娘原在这里,倒叫我们好找。今日娘娘大喜,我们还未恭喜呢!”

林容客套道:“不敢当,都是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恩泽。”一壁从善如流对旁人道贺。

她没有争风的心思,好意成全他人,秦少使几个本也有露脸之想,片刻就将话头从她身上移开了。先是谈论姚宣仪连着两日侍寝,后又吹捧吴芳婉陪伴太后修行得了赏赐之类,连温雅少言的静妃都夸了两句。

林容静默打量众人。

这回晋封的几人都不简单。林婉是人质;芳桃得太后赏脸是为了嘉奖她对付皇后的功绩,也是为了向后宫宣示自己的威仪;歪打正着的姚宣仪也是因在皇后一事上有功。这些都还好说,其余的就更耐人寻味了。

首先是吴德仪。

她是赵嫔宫中人,给赵嫔效力已久,但因自身不出众一直没有得到上头的赏识。太后怕是好不容易才想起她来,把她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出来——为的是什么?

难道是为了给赵嫔脸面?

恰恰相反,林容猜测太后是想打压赵嫔。

随着皇后“重病”,数位嫔妃获封,宫中局势正悄然改变。审察时局不能只看被封的人,还要看被“贬”的人,赵嫔在几月前因侍奉太后不周被罚闭门思过,随着皇子降生、太后归来、中秋节至,她这个人仿佛被整座宫廷遗忘,在中秋团圆的夜宴中都没有得到特赦出来。

寻常宫妃思过,若不是极大的过失,遇上节庆或有什么喜事,就会赦免以示恩典。赵嫔连这个恩典都没有得到,应是太后有意安排的。

在她孤苦一人思过之时,皇城里歌舞升平办夜宴,原本在她手底下讨生活的吴氏还得到了晋封——林容对此深表同情,若没有点儿度量,这会儿赵嫔估计在屋里砸摆件了。

这就是太后想要看到的局面。提携一个在低位挣扎、城府颇深的吴氏,挑拨她与旧主的关系,逼得赵嫔走投无路——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将人所拥有的资源一样一样的拿走,无依无靠难以翻身之时,就不得不绝对服从于唯一能拉她上来的人。

若林容猜的不错,太后应当有一些棘手又危险的事情,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去办。

这般用人之道,林容也是叹为观止的。

最后说到秦少使。

这位是李弘亲政后头一年选秀进来的,父亲是个小官,瞧着模样性情皆是平平。就算帝党在后宫里头缺人,也不该轮着这么一个不出挑的人。

她不大清楚李弘挑选这个人的理由。

但无论背后的原因如何,能挣来名分利益就是本事了,也难怪几人如此喜不自禁。林容捧了热茶静坐品茗,不约片刻,太后、皇帝等正主儿便到了。

中秋团员宴虽是家宴,因要阖宫庆贺,规矩是不少的。众人跪地向太后、皇帝行礼,落座后,李弘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与众人敬了酒,这才开席了。

太后操劳多日神色有些疲倦,倒是李弘神采奕奕,对献上的歌舞评头论足,毫不掩饰地向太后夸赞一位舞姬的美貌。太后懒得与他打机锋,默然沉做着由宁淑容在身侧为她推拿穴位,似是头风隐隐发作。

“太后真是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操心国事。她本就患有旧疾,年迈精力不济更容易诱发。”孙贵嫔的座次恰在林容下首,笑吟吟与林容敬酒。

她这话说得有几分讥讽,林容知道她受李弘擢拔,平日里时常和世家女作对,有此言行并不奇怪。只是……

“贵嫔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孙贵嫔似笑非笑:“我观太后神色倦怠,故而担忧太后的身子,有所关怀罢了。倒是昭仪娘娘得太后赏脸,春风得意,最该去用心服侍太后凤体,以免将来……失了倚仗。”

林容无奈摇头。

“贵嫔,我们身为妃妾,私下议论上头的主子都是不合规矩的。”她本想耐心劝说,但对方并不买账,轻笑一声不以为然。

“我今天只提点你一句。”林容直接将酒杯放下:“你我各为其主,你有此怨言并不奇怪,但你既然想在皇上面前得到重用,就该将力气花在正事儿上。你要知道,敌人是用来打倒的,不是用来恼恨的,没有任何目标的口舌之争难道不是祸患吗?”

孙贵嫔听得愣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