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遇上姜枳后,周青月再也没出府过,婚期定在六月,眼看着还有两三个月时日,周府的人免不得要忙碌起来。 要说最闲的,便是周青月本人了,除了看账本,管些寻常事物,也不见她多做什么。 这婚事惹得王氏一阵头疼,这日,和周青月两人在房里,免不得说点什么。 “这将军也真是的,虽说是皇上亲定的婚约,这仪程,却是一个都没有。” 大成王朝的婚嫁仪程,便是议亲,定亲,三媒六聘,纳征迎亲,六礼九抬或是十二礼十八抬。 周青月和陈忻之的婚约,却是皇上定的,日子也是皇上点的,将军府没出面,甚至没来周府走一趟。 而周府,自是不愿接这门亲事,奈何又不得不嫁,老爷夫人更是日日愁绪,府中丫鬟下人自是日日胆颤。 周青月听到母亲的埋怨,不在意地笑了笑,手中经书又翻一页。 王氏看着自己用命换来的女儿,长得乖巧可人,俏丽貌美,顿时悲从中来,“怎么就你摊上这婚事,我可怜的儿……” 这话,惹得看书的周青月皱了皱眉头,“母亲慎言。” 周青月最不喜的,便是王氏这无事便哭哭啼啼的模样,年轻时还得个怜爱,这老了只惹人烦闷,难怪父亲会生厌。 世人只知周府小姐才貌双全,又将周府打理得极好,是一家主母的不二人选。 但是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周府的丫鬟下人却是知道的,周府主母王氏对自己这女儿,也是言听计从,这会儿听到女儿制止,王氏只能将剩下的眼泪吞进肚子。 周青月说完,看了自己母亲一眼,她从十二岁开始管家,王氏懦弱不说,身体又不好,以往府中的中馈都在尤氏手中。 尤氏虽不至于苛待她,但尤氏趁着父亲的偏爱,没得少吹枕头风,从小她就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东西,不牢牢抓住,要被人抢去。 所以,从十二岁起,靠着自己在外的名声,靠着自己嫡女的身份,让父亲给了管家权,那时,她才觉得轻松许多。 尤其是……这些年里,尤氏无所出。 她有时也会心生怨怼,若是自己的娘亲再好点,再强势点,是不是自己便不用这样劳心。 想到这里,周青月眼眸紧闭,平息了心中那浊气,才缓缓睁眼。 王氏看着自己女儿心情不佳的样子,想说什么,又怕她再生气,只能讪讪闭嘴。 此时,周青月倒是先和她开了口,“母亲也要学会拿捏那后院的一众妾室,以后我这一走,管家权怕又是给那尤氏。” 王氏并不在意,“给她就给她,反正我也不在意,你父亲看不上我,我还眼巴巴去跟前干什么,不如就在自己的小院里。” 又是这样,每次周青月说到这事,王氏就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惹得人心烦。 只这次,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离开,继续说到,“说到这管家,自是不易,就说那些个下人丫鬟,该敲打的该奖罚的,是一个都不能出错。” 王氏听这些,自是不明白自己女儿的用意,只道,“我管不好,你也不是不知,我一辈子所求的,不过是你和年申能够平安康健。” 周青月脸色渐冷,她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还是她祖籍的小县城吗,平安康健?在这吃人的京城,没点手段和本事,能不能活到明日清早,还不一定。 “听说我还没出身的时候,那时尤氏还未来,也是母亲管家的。” 王氏似乎也回忆起了那个时候,她年轻貌美,很是得周符喜爱,周符那时还是个州府太守,取了县城富商的女儿王氏,一步步来了京城。 两人先是生下周年申,王氏管着小家,周家婆母也很是和蔼,一家人甚是亲近。 直到周府迁到京城,她再怀孕,紧接着就是周符同僚送来的美妾,还有……婆母去世。 “听说那时有个姓张的嬷嬷,和奶娘一起,跟在母亲身后做事,做得就很好。” 周青月这话让陷入郁想的王氏再度回神。 她眼神中带着躲闪,小声说到:“那个嬷嬷早离府了,你出生没多久就回去了。” 周青月没多看王氏惨白的脸色,继续说到:“是,之前说起,奶娘说她回了西北地界。” 王氏不想听这人,这让她想起曾经无数次做的噩梦,“她不过是一下人,青月问她做什么?” 周青月:“这书上说,以史为鉴,我想,管家也是一样的道理。母亲知道她为何会好端端回西北去吗?” 王氏此时已是面色如灰,“偷了东西,我们没发现,就偷了家里的金银走了。”
第 36 章(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