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热情下,江启好不容易才离开了翰林院。
翰林院都是些人才,人又好,他超喜欢这里的,下次还来薅羊毛。
他回到琉璃厂,继续自己的工作。
几日后,江家那边。
江兆恒和虎娃两人从京城回来的事,在村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江家人这几天出门,大家都总是要到他们跟前来,就想跟他们聊天,看看江启在京城里到底怎么样。
被人这么关注着,江老太太也不负众望,将乖孙买给她的金手镯拿出来在众人面前显摆,又说乖孙在京城开了铺子等等。
这当然得说清楚,不然其他人以为自家乖孙当了贪官可不行。
吴氏和孙氏也是同样的待遇,两人的娘家还托人过来说是想她们了。
吴氏无语的看着天空,她娘指定就是想听八卦,什么想不想她的。
但话虽如此,吴氏还是带着虎娃一道回了躺娘家,无他,他们大房两口子已经是决定等江兆恒上京的时候,一家人跟着去了,到那时候,可就很难再回来了。
因此,跟娘家这边交代一声还是很有必要的。
吴氏这么一说,他们要去京城的事很快就传扬开了。
村里人震惊不已,对着江老太太问道:“江婶子,小六当真要接你们去京城?”
江老太太提到这个反而有些忧虑了:“小六他是有这个想法,但我们也不知道去不去,你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折腾这些干啥。”
村里人反倒是羡慕不已,否管去还是不去,但人家小孙子当官了,能想着把自己爷奶也给接过去,就足以说明对爷奶的感情深了:“江婶子,你们可真是养了一个好孙子啊,去外面都还想着你们。”
这都是孙辈的人了,只听说兄弟间出息了,要拉拔其他的兄弟姊妹,可人家这孙辈的出息了还这样,不是实在孝顺还能是撒啥。
提到这个,江老太太也是颇为幸福,不管去不去,人家孩子有这份心,她便没有疼错人。
不管如何,决定还是要下的。
饭桌上,大家又是讨论了一遭。
江老太太问道:“老二,你们想好了要跟着去京城吗?”虽然老三说的是不用急着去京城,但这些天,也跟他们说了小六这段时间在京城过得有多危险。
竟然还得罪了人家一品的大臣。
所以老太太心中也是焦虑着,觉得只留孩子自己在那边不行。
哪怕他们这些大人去了可能也帮不上什么忙,但陪着孩子身边总是好的,不至于让一个娃在那边孤立无援。
江老二闻言说道:“娘,要是你和爹都去的话,那我们就去,不然我们就留在家里,到时候也方便照顾你们。”说实话,对于离开这里去往京城,江老二两口子是比较犹豫的,他们和大房不一样,大房两个儿子擅武,且颇有天赋。
虎娃和大壮跟在小六的身边,前途也已经定了。
但是他们二房不一样,二房就一个儿子,文生的学问并不算出众,夫妻俩就想让他考中秀才,以后也收些学生去教书。
除了这个之外,夫妻俩内心还藏着一种隐秘的小心思,小六现在是读书好才当了官,但他们忘不了当初老三想送小六去读书,结果他们夫妻并不愿意,想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要不是最后老三坚持,也就没有小六的现在了。
后来小六读书越好,对他们也还是一样亲近,他们内心就越羞愧,平日里只好多干活,尽量让三房可以少干点。
到了现在,小六还愿意带他们一起去京城,两口子都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他们什么都不会,也没有老大夫妻俩性子活泛,看铺子的事也用不到那么多人,他们去了实际上就是让小六供养着他们,没有这么占人家便宜的。
江老太太大致也能猜到自己儿子的想法,老二两口子都是比较老实的性子,当初为了儿子好不容易才奋起了一回,结果就记到了现在。不过记得点也好,日后也就不会再起别的心思,而老三他们一家,也不是小气的,会对大家好的。
她干脆道:“你们两个估计也就是操心文生,既然这样,那就问问文生自己是怎么想的。”
她看向文生,“文生,你想去京城吗?”
虎娃捣了捣文生,文生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想。”对于未来,文生没有太多的想法,但不论如何,他都喜欢以前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
小六走了,桃花嫁人了,虎娃和大壮哥也要去京城,只留他和杏花两个人在,想想就难受。
更何况,“娘,我在读书上天分不强,没有小六帮我制定的计划,我也不一定日后能考上。”
江老二两口子悚然一惊,也对啊,以前都是小六抽空教儿子读书,现在大家离得远了,又该怎么办。
一关系到孩子,他们的那点别扭就得让步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