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扬起的冰晶在低重力环境下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下沉消散,这也意味着轨道攻击的间隔会非常的长,也同时给了虫子更多的安全期。
整个星球的虫子都在向这片战场汇集,安全期越长给地面部队带来的压力也就越大,综合算下来反而不如让星舰动起来划算。
厄尔庇斯很快就把巡航轨道发送给了各个驱逐舰和护卫舰,一艘艘星舰开始缓慢变轨行动起来。
充能完成的粒子炮再次亮起一片蓝光,蓝色的粒子束射向了战场外奔腾而来的虫子。
随着编队内星舰的缓缓移动,战场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剧烈的爆炸一点一点向外转移。
战场的中心区域,密集的猎鹰无声无息的划过,机载粒子炮蓝光不断闪现,一道道蓝色的粒子束朝着地面残存的虫子倾泄。
转眼间中心区域就被清理出一圈直径百公里的空白区域。
倒不是说这片区域内真的就一只迅猛虫都没有了,只是还活着的虫子随便拉一只部队过来都能轻松战胜,更不要说跟在猎鹰后面从高空降落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机动战士了。
机动战士的实力可以轻松碾压迅猛虫,可惜的是他们的数量太少了,所以只能在比较近的范围内组成防线憋屈地用肩膀上的粒子炮点射远处的迅猛虫。
好在机器人士兵很快就被运输飞船运了下来,有他们接手防线,机动战士们终于可以向外扩张追杀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迅猛虫了。
三个小时后,地面部队已经完全掌控了着陆点附近方圆十公里的范围,而且这个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扩大。
基建混编大队已经登陆星球地表,紧张有序的基建工程热火朝天的展开。
此时轨道上星舰巡航已经延伸到二分之一的星球表面,猎鹰追着着星舰的步伐也在向外扩散。
只是当打击面扩张到千公里尺度的时候,区区几千架猎鹰已经不能有效的狙击地面的虫子。
大量的迅猛虫越过了猎鹰的封锁迎头又遭遇了机动战士。
和猎鹰的状况一样,很快机动战士也遇到了人数上的难题,过长的防线让他们相互之间出现大量的真空地带,数不清的迅猛虫顺着这个缺口涌入防线之后。
好在战前的模拟中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后方的机器人编队和特种战士编队牢牢地钉在基地外围拦截住一波又一波的虫族攻击。
时间一分一秒推移,基建混编大队首先在士兵们的身后建造出基座式固定粒子炮,粗大的粒子束横扫而过无数的迅猛虫在粒子束中灰飞烟灭。
粒子炮台的出现让步兵身上的压力陡然一轻,步兵防线甚至在缓慢地向外扩张。
「阿雪,这些炮台的能源供应是从哪里来的?」
黑纱月负责的是兵种间的调配,基地内这些炮台的出现可是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用说这肯定是易雪的手笔。
「用微波传输。」
易雪口中的微波传输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最早在帝星上建造穹顶的时候就是用微波技术为电机供能的。
只是那个时候微波的传输功率似乎没有这么大吧?
「我优化了微波传输的协议,现在利用微波传输电力的功率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这下面建造的粒子炮台和原先的炮台也是不太一样的。」
易雪指着中央屏幕上不断发射蓝色粒子束的炮台笑着解释。
粒子炮台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粒子炮台的充能问题一直制约着炮台的发展。
想要炮台在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炮台的威力不能小了。
可是炮台的威力上去了意味着消耗的能量也会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是要超过功率提升比例的。
供能和充能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传统的供能是依托能够大电流放电的电容来完成的,数不清的电容共同放电下才让粒子炮拥有可以启动的能量。
可是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是电容储量太小,想要满足粒子炮的需求需要大量的电容串联后再并联才能达成,一旦有电容损坏,轻则粒子炮威力受损,重则粒子炮根本就无法正常启动。
事实上这也是传统粒子炮最容易碰到的问题之一,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定期更换粒子炮的电容。
第二个问题是电容电量释放后需要重新充电。电容无法接受交流电的直接充电,需要将交流电转化成为直流电才行。
另外过大的充电电流也会导致电容的损坏,因此充电电流有着严格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充电电流是呈下降曲线的,也就是随着电容内电量的增加充电的电流会逐渐降低,在保证电容能力的情况下充电时间被大大延长了。
正是因为这点制约的存在,固定式粒子炮虽然威力巨大却始终无法在战争中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只能作为步兵的辅助攻击手段。
易雪很清楚粒子炮台的短板,也对此进行了改良。
她使用皇家科学研究所传输过来的第四代水晶替代原本庞大的电容阵列。
第四代水晶较第三代水晶无论是在容量还是在稳定性上都有极大的提升。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