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 / 1)

智跞其实想过在死前拉着智申一起走,只是这种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斟酌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说到底就是无论智宵表现出何等能力,年纪还是显得过于年轻,再有能力也会因为年龄的关系被看轻。

当时,智跞也很年幼的时候成为智氏的一家之主,智氏本身不是晋国各卿位家族实力的最垫底,其他人看智跞过于年轻,压根不在乎智氏有多强,智氏到底会不会暴起,各种不尊重,乃至于频繁欺凌。

这样的话,智跞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太知道年纪轻带来的结果,一想到智宵极可能重复一遍,拉智申一起走的心思就淡了。

另外一层,智氏有好几代家主都在而立之年说没就没了,其余家族什么看法,智氏内部的族人与家臣又是什么看法,必须让智跞有所顾虑。

频繁换主导者这种事情,还不是正常的轮界,起到的恶劣影响远比想象中更大!

拿智盈当家主的那会说事,他明明有着雄心壮志,一切安排就绪之后,没有真正发动,人说没就没了。

准备期间耗费的资源,加上智氏族人与家臣鼓着一股劲打算做事,结果一切成了无用功,很直接地让智氏族人和家臣的精、气、神遭受沉重打击,一消沉就是二十年之久。

再来说智氏短时间内扩张迅速这一件事情,智氏吞占了范氏约三成的封地,中行氏有接近五成的封地落到智氏手中,接下来一定还有收获。

内战之前的智氏总人口约有四十来万,现如今膨胀到七十多万,近乎于增加了一倍!

那些范氏、中行氏的旧人,他们会怀念旧主吗?哪怕他们不怀念旧主统治的时期,不可能那么快就将自己视作智氏的一员的啊!

在这种状况之下,维稳就变成了关键,用时间慢慢去耗,一代人不接受现状没关系,下一代人总会习惯的吧?

如果以智氏内部的那种状况,还非要一再大动干戈,抽调纳赋过于频繁,税收是不是也要收得更频繁或更重?怎么让范氏、中行氏的旧人归心!

其实中行氏的旧人还好,毕竟智氏与中行氏同出荀氏,中行氏的旧人对智氏的恨意会更小一些,更加容易被智氏所消化。

问题在于不管怎么样,动作越多越大,生乱子的机率也就随之上升。

智宵知道且明白智跞是对的,自己确实是有着一种紧迫感,会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下,哪怕明知道不宜有动作,还是会耐不住想做点什么。

什么急迫感?就是智宵已经提前知道了“结局”这一件事情,哪可能静得下来!

“智果别出,为辅氏之主。”智跞不再是问话,笃定地给出结果。

辅氏是个地名,同时很早之前荀氏确实有一个叫“辅氏”的小宗,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没了的。

智宵笑着说道:“叔父乃是至亲之人,应有此待遇。”

智果同样是智跞的嫡出儿子,进行家族内部的分封正常,其实也不是那么正常。

说不正常的原因在于,近百年之内各个家族,无论是卿位家族,还是其余的中等贵族,家族内部早就不再分出小宗,怕的就是面临赵氏与邯郸氏的那种情况。

正常的话,姬周走的就是宗族路线,家大业大的家族,一家之主还是秉承开枝散叶的理念,再来就是同样作为后裔,总不能老大全占,一点不给其余子嗣吧?

轮到现在,各个家族已经反应过来,全部烂在锅里还是在锅里,换个锅可不一定就是自己的了。

因此在春秋晚期之后,一直到长久的以后,打死不分家也就成了各个家族秉承的理念,怕的就是分家会让家族实力遭到削弱。

智跞觉得智宵懂得了自己的布局,一些话本来应该说,变成不想说了。

本来,智跞要嘱托智宵多跟智果走动,暗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最为支持智宵的人一定会是智果这位叔父。

那些话该讲,可是讲出来非常不好听,等于将智宵与智申的矛盾再一次掀开了。

那个“辅氏”在哪?以地理位置来算在晋国的西部,确切位置是河西地边上,显得非常靠近秦国。

所以,智跞也就说道:“我欲收回‘潞氏’等地,重置你之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