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不当人子!(1 / 1)

“卫国民寡,多有荒无人烟之地,森林亦是遍布,齐军有意躲藏必难搜寻。”

“宵不知掌握何术?竟能推测齐军躲藏位置。”

“毋恤一次无意中得见宵后帐一物,秘密或在其中?”

“此战宵乃主将,不将此物示予我等,足见防备之心啊!”

赵毋恤与魏驹同车,嘴巴里说个没完。

他们已经来到一个可能有齐军躲藏的森林附近,各部一字横开,等着命令再进行拉网式的探索。

根据智宵结合地形进行推测,既然宗楼所部是在阿泽北部的湿地,负责接应的另一支齐军躲藏位置必在三十里范围之内。

三十里广吗?老实说是挺广,只是对一支人数上千或更多人的部队来说,三十里就显得不是那么广了。

齐军需要躲藏,这样一来智宵只需要根据地形来进行判断,哪些区域最适合大股人马隐匿,其中又有哪些平日里没有人踏及,再根据两股齐军都有什么目标,猜测到底哪里是负责接应宗楼的那一支齐军隐匿位置。

尽管已经有了那么的推测,关键问题在于卫国在齐国边境搞出了无人区,阿泽大半部分也是在齐国境内,地形上肯定是齐人比卫人更为熟知。

这一次,魏驹率军来到阿泽北部二十里外的一片森林,要寻找齐军的同时,还要防备可能的被埋伏与偷袭。

魏驹面无表情的听着,实在受不了才讲了一句:“不示便是防备?未见赵氏将家中之秘术公示于人。”

就算赵毋恤想离间魏驹跟智宵的关系,做得也太直白了一些,并且显得很是强词夺理。

哪一个家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一般是先进的生产方式,或是某种不可传于外人的理念。

拿赵氏来说,他们好几代人积累和改良放牧的技术,死死地将那些知识保住,一点一滴都不想泄漏出去。

如果赵氏忠君爱国,并且认定结盟之后就该没有秘密,为什么不见赵氏将自家的知识拿出来与人共享?

赵毋恤奇怪地看着魏驹,理所当然地说道:“宵乃全军之将,我等乃是麾下将领,与作战有关之物公示予我等,乃是应有之意。各家秘术乃是立家之本,怎可等同视之。”

最让赵毋恤讶异的是魏驹好像并不窥视智宵掌握了什么知识,在赵毋恤看来简直不合情也不合理。

魏驹当然窥视智宵的秘密,可是魏驹懂得一个道理,他人愿意拿出来共享是一回事,主动去逼迫拿出来或将窥视付之行动就是在破坏规则,最严重会让两个家族成为死敌。

认真说起来,魏驹的想法和忌惮才是当前贵族阶层的主流,因为这种思维与约束,原历史上魏氏、赵氏、韩氏将各自的秘笈保留并带到战国时代,成为各国的杀手锏。

倒是赵毋恤敢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露出来,也将贪婪与不计后果给表现了出来。

赵毋恤敢这么做,当然是认为魏氏在忌惮智氏,甚至魏氏有随时跟智氏撕破脸的决心,认定既然魏氏是那种心态,赵氏与魏氏才是最合适的盟友,只要稍微推一把或许就能够达到目的了。

魏驹却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魏氏内部开过多次会议,得出来的结论是只要智氏没有灭掉赵氏的行动,格局维持在当前就能够让魏氏接受。

如果智氏要灭掉赵氏,魏氏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最想做的是阻止智氏灭掉赵氏,一旦无法阻止则是加入到对赵氏的分食,换作智氏有极大的破绽则是联合赵氏老反扑智氏。

现在,赵毋恤能感觉到魏驹对自己的防备与厌恶,心中感到万分不理解的同时,小脑袋瓜子里面开始进行自我反思。

再聪明的人也会受限于人生履历,比如经验不足,缺乏对人情世故更多的认知,做出一些以为能够达到目的,实则却是得到相反的结果。

“明明魏氏忌惮和敌视智氏,可是魏驹却好像对智宵很是敬服!看来……,我不能再继续挑拨魏驹了?”赵毋恤心想。

如果赵毋恤能够作为一军主将,再屡次以微小代价获得很大的战功,一样会得到别人的爱戴、敬服或忌惮。

魏驹有足够的自我认知,恰恰知道自己办不到,愿意去尊重能办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