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结合自己对田瑞的了解,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那就是说他得到了确切消息,广宁城还在,甚至没有被大军围困。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田瑞才有可能往城里跑。 如此一来,广宁是不是还有必要守一下呢?孙承宗此时,实在是有些举棋不定了。因此他下令,驻扎在宁远城还有闾阳地区熊廷弼部要做好准备,增援广宁。 “增援广宁?此不可取也!” 当熊廷弼接到孙承宗的这个命令时,他身边的参谋立刻就对这个命令提出了质疑和否定。尽管这是军令,但读书人嘛,什么都想挣吧几下子,已显示自己的独到之处。 其实熊廷弼同样认为这个命令不可取,理由很简单啊,十几万大军都灰灰了,靠凭他手里的这两万多人马,难不成还能跟对方野战吗? 真要是连这点家底都打光了,说不定建奴一个冲锋就到了山海关下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这会在京城朝堂,引发大规模的政治变化。 为啥?因为敌人已经到了最后一道关口了呀!威胁近在咫尺,那么朝廷要不要考虑迁都?要不要考虑立个继承人什么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亡国之象的出现,都会蹦出来的。 因此,政治神经还算敏锐的熊廷弼,这才做出了取舍。那就是宁可丢了广宁城,也不能让宁远地区受到致命威胁。 另一个,从他的私心考虑,广宁城那是王化贞的黑锅,丢了也是砍他的头,自己犯得着为了他去冒险么? 因此,从公私两方面考虑,熊廷弼都没有按照孙承宗的安排去执行。 其实曾经的历史上,熊廷弼同样没有派出军队去支援广宁,至于是出于什么考虑,后人已经不得而知。只不过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王化贞这个家伙能把这次战败的黑锅扔到他的头上,让他成了这次大败的替罪羊,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如果他这个时候能知道后面的事情的话,他说什么都会出兵的,那怕仅仅是带着骑兵去意思意思,都不会选择此时的无动于衷,坐看广宁城的危局。 而另一边,努尔哈赤在受到广宁已经被自己的细作拿下来了之后,一开始的确是大喜过望,立马就安排了大军,朝着广宁的方向出发。 但是时间一久,努尔哈赤自己反倒怀疑起来了。 几个细作就能拿下这样的军师重镇么?听着怎么就这么玄幻呢?于是,当他的怀疑萌生以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到了最后,甚至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反而是广派探马,朝着四面八方去打探消息。 他隐隐觉得,自己很可能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这种感觉,让努尔哈赤整天都心绪不宁起来。 就这样,无论是大明还是后金,此刻对于局势的了解都是模糊不清的。也正是这种的模糊不清,让田瑞获得了宝贵的时间,尽可能的收拢散布在各处的兵马,为接下来的广宁保卫战,争取到了足够的准备时间和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