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忽有宦官纵马而来,在薛白身前勒马停下。
“状元郎累我好找,从秘书省一路过来,走吧,圣人召见。”
薛白自得了官身,已经没有那么多心意用在哄李隆基了。
他毕竟与贾昌、王准,甚至李林甫、杨銛不一样,他如今在塑造的是能臣干吏的形象。之前便罢了,如今穿着这官袍再频繁入宫,是容易被当成弄臣的。
当然,李隆基既然相召,不情愿也只好去一趟。
“太真可察觉了?那竖子自得了官身,便不太将朕当回事了。”
“圣人如何这般说?他才上书著书开馆刊报,以文辞彰圣人之德。”
“可你看,哪封奏章上有他的名字啊?
“这才是我这义弟守规矩之处,一个校书郎的名字,岂该得圣人御览?”
“初入官场,就学着分润功劳,巴结官长。”
李隆基淡淡叱了一声,目光却是看向了摆在博古搁子上的一个算盘,那上面刻着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诗。
不一会儿薛白到了,一板一眼地叉手行礼,道:“臣请圣安,天长地久。
“好了,不必拘着。”李隆基朗笑道:“今日邀你来看看朕新排的戏曲,定叫你瞠目结舌。”
说话间便吩咐梨园戏班准备开演。
借着这工夫,君臣二人也稍谈论了些近日的一些庶务。
“杨銛那三个主意,是你替他出的吧?有时朕也奇怪,你这脑子是如何长的,总有许多新鲜法子。”
“回陛下,是。”薛白道:“臣不是脑子好用,而是胆子大,想到什么就敢说。”
“是吗?”
“开元、天宝如此盛世当有一部巨著,有这想法不难,但朝廷要省纸,便无人敢提,提了便有人说开支大,给百姓增负担,臣是蛮顽的性子,不管不顾,说哪怕将宣阳坊的宅院卖了,事也得办下去.….”
“胡闹。”
李隆基不等他说完,当即叱了一句,道:“朕赐下的宅子你也敢卖,天子威严何在?高将军,你下一道口谕给右相,修书的花费其中五千贯由朕的内帑出。”
“圣人恩典。”
这位圣人果然是大方的,安排了此事,自觉满意,拍了拍膝盖,猜想着后世人们对自己的评述又得添几桩功业。
薛白见了如此手笔,反而大失所望,道:“只恐太府库藏亦有负担,臣愿捐出宅院,以示陛下节俭。”
“够了,这不是你该管的。”李隆基当即不高兴,“莫坏了观戏的心情。”
“是臣逾矩。”
“你初入官场,莫学那等卖直邀名之人,当学右相做能臣。”
李隆基这才笑了笑,又道:“编书之事不是你一竖子能主持的,刊行邸报之事朕打算交于你,可能胜任?”
“谢陛下信重,臣必竭尽全力。”薛白问道:“但不知这第一份报,圣人对天下臣民有何示下?”
李隆基倚着御榻稍稍想了想,愈觉自满,却也没什么想告知臣民。
“如此,过几日,朕召些文才出众之臣早朝,赋诗文赞颂盛世,此便为这第一份邸报之内容,朕与长安方民同乐。到时只看能否如你们所言,朝夕之间发遍长安,乃至关中?”
“虽铜版活字未铸成,便是用雕版,臣也愿试试。”
“志气可嘉。”
薛白并不想等到活字铜版铸好再开始办邸报,邸报的内容并不多的话,雕版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他的谏言举措,其实是借着陈希烈、李林甫对这新的技术不了解,把活字铜版、邸报绑在一起说,造成“只有秘书省有这么多书籍和识字的工匠才能做成这件事的感受”,如此将邸报之事掌握在杨党手中。
他知道活字印刷术不实用,故而在印集注时就没有用,但秘书省得有一套铜版活字,一则是圣人的功业;二则彰显秘书省的地位、声望;三则,若有大量的书籍要刊印能够用到这套活字,是能够与世人的文化互相影响的,让一部分文人尽量用很简单的字,使更多平民百姓能看懂这些内容……..
薛白想着这些,李隆基则饮了一口酒,看向戏台,只等着大幕拉开,对自己排出的这出戏很有信心。
正在此时,有一女子从戏台后面出来,提着裙子快步赶到这边,行礼道:“圣人,戏都安排好了。”
“好,给阿菟赐座。”
李隆基心情很好,向薛白道:“可看明白了,和政县主便是朕派去打听你们是如何排戏的探子啊。圣人说笑了。”薛白应了。
之后,李月菟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薛白忽然想到,这是今日的第三朵“李花”,也许李隆基今日见自己的目的,与李华、李林甫相似。
陈希烈说的话竟还真有些道理,他也该早些将婚事确定下来了,当断则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