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2章八四年的大年三十(四)(1 / 2)

傍晚上时分,山东是圣人之地,受孔子和孟子之文化,孔子文化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代表。老辈子的年礼节,就是年三十请家堂,上供家谱呢?  王玉林端着水饺,三碗菜、一壶酒,一捆香、在簸箕里还放着一些黄標纸。他把簸箕放到一排簸箕的一起。  前面是玉米许多捆玉米杆,竖在面前。  王友胜拿出鞭炮挂在王成的竹杆上,他拿着鞭炮一端,用烟火星点燃了鞭炮。  王成举着鞭炮围着玉米杆前响着。  王会明站在簸箕前,看着鞭炮在不停的响着。  肖金柱拿着竹杆,他挂上鞭炮,点上鞭炮把鞭炮杆子递给王玉红:“玉红!以前是你拉鞭炮的。你已拉出门道了。”  王玉红个子太高,一米八五左右,又是大学生。身穿潘晓燕给他买的春节衣服。  李二麻子端着簸箕来了,他身后带着两个儿子:“思琪和思淼!你们快点跑,你王成哥把鞭炮拉完了。”  焦桂花在后面带着一箱鞭炮和一炖窜高烟花炮,她把鞭炮和烟花放到王成面前。”  李思琪和李思淼抬头看着鞭炮响着,一阵又一阵地闪着光芒。他们俩个孩子拍手叫着。  李二麻子指着两炖子烟花:“玉兔接福气。玉林过来!把这对玉兔空中烟花,最后同时点燃,双炮起鸣,双喜临门,财路时来到。”  王玉林拿着纸烟卷,对着地面上龙凤烟花,玉林闪到一旁。抬起头看着天空中,每次盘炖二十管响,,窜到高空的窜烟花,烟花成种颜色。像七色彩虹一样美丽。  王友胜扭过头:“会明哥!看看能干柴点燃后,鞭炮在双滦呢。”  “好!很好!”王会明抬手指着王友胜:“开始点火,都走到簸箕旁边,都得跪下,祭拜死去先祖,没有先祖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王玉红、王玉林、王王成、王会明、王友胜、肖金柱、李二麻子、李思琪、李思淼等跪下来向烧掉火和纸扣头,倒酒。  过年风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文化历史,品德孝道和父教子,子尊父敬父,母教子、子听母顺母教导、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改,西方欧洲国家文化伦理没有中国文化高尚。  “好啦!起来吧!”王会明站起身来,走到玉米杆火前,伸出手和腿烤着:“新一年的开始,烤烤手、烤烤脚,来年不冻手脚。烤烤脸,来年赚钱有脸面;烤烤头、来年财源开头好;愿老祖宗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和家团团圆圆!粮多牲畜旺!孩子们都来烤烤!”王会明用木棍敲着烧着玉米杆的火苗。  过年烧掉的火灰,放到池塘里去,青蛙不会叫。这是奇怪的现象。平常烧的玉米灰放入池塘,青蛙照样游泳和鸣叫,这其中的原因没有人解开。  王玉林端起簸箕里的三碗菜、一碗饺子、四双筷子、三个酒杯、一把酒壶、一个三代宗亲牌位在簸箕里放着向家门口走去。  李二麻子端着簸箕,他领着两个儿子也朝自己的家走去。  王会明守在玉米杆前,他用木棍挑着,等到火苗和柴烧完,没有火星,在池塘里磨一桶水朝着玉米杆灰泼去,新年泼水来财、富来到。他柱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家门,过年各家各户大门都敞开着,院内电灯亮着,大门外路灯亮着,房内电灯亮着。  进大门看到就正房内的祭祖家谱桌子,桌子上摆着酒和菜,祭祖上供是中国过年习俗。  焦海燕在厨房里煮饺子,王桂珍和王秀芹在帮着往锅里下饺子。  王玉林、王玉红、王成坐在供桌旁边规规矩矩的,在供桌前不能大声说话、不吵嘴、不打架、全是吉利语言。  王会明走进房内,坐在椅子上,看着电灯下的供桌祭品:“我听你奶奶爷爷的话,一辈子爱国爱自己祖宗。”  王玉林守着家谱桌:“我爱国听爹妈的话,孝敬爹妈尊守老祖宗的规定。”  王玉红站在桌边:“我爱国听从爹妈的话,尊守老祖宗的家规终身孝道。”  王成站在一边:“我长大爱国听从爹妈的话,尊守老祖宗的家规终身爱国按老祖宗君子品德做人。”  “好啦!到厨房去端饺子去吧!”王会明坐下来,端着茶杯喝茶水:“到厨房帮你妈把饺子碗端过来,盛上菜在里面炕前支起圆桌,玉林把酒拿过来,倒在酒壶里,摆上酒杯,一年才这么一次,人一生能摆一百次就是高寿了。”  王玉红、王成、王桂珍、王秀芹端着炒菜菜在桌子上,然后再端过水饺。  王玉林摆着酒杯,看着满桌子的菜:“爹!我和玉红多给鸡添饲料。”  王会明抽着手中的烟:“我知道!回到大棚,把大棚里的暖气打开,咱大棚里有电暖气,怕大棚上不来温度耽误鸡长。明天阴天就不用拉草帘。早上起来早早地拜年去。”  “爹!我知道了。”王玉林看着王会明:“爹!就剩王成一个,有我们四个人,他上学读书和成家娶媳妇,到那时我都好啦!”  焦海燕带着孩子走进房内,坐在圆桌旁:“会明啊!来!孩子们都全了,咱们全家在一起端酒杯,喝个团团圆圆酒。”  “爹!妈!”王玉林拿着筷子夹着猪头肉吃着:“这猪头肉真香,好吃。”  “好吃就多吃些。”王会明夹着油炸小鲜鱼吃着,一嚼上酥的掉渣。”  焦海燕端着酒杯:“玉红!你和潘晓燕好好处,你玉林哥是赶上分楼房了,也得拿钱啊!娶媳妇结婚花钱、得买些家具用啊!”  王玉林扭头看着王会明和焦海燕:“实上,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和谁在一起结婚,而是一种缘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