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 / 2)

第71章第七十一章

一旦在确定了事情的真伪后,应山州以极快的速度收齐了各个县的税收,章知州直接动身前往京城。

直到大朝会上,章易瑞当着圣上同所有官员的面,向上奏报此事,已提前收到消息的官员镇定自若的闭目养神,乍一听见此事的,皆是惊骇到差点掉下巴。

这数据实在是惊人,立马有官员出来质疑,这里面是否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是不是想要扬名想疯了,才在粮产里面参杂水分。“历来这稻谷产量只有二石多,那南新县说有四石,真的有四石吗?”

“为什么只有南新县增产了,应山州其他的县城都没有,莫不是你们章家和许家联手了,编造出这么一个夺人眼球的谎言出来。”多数人寻思着,增产可能确实增了,但最多可能就三石,年轻人想要政绩,稍稍夸大了些,也不是没可能。朝堂里没有很蠢的人,说这些话的人,大多只是看起来像跳梁小丑一般,实际上也是在传达背后之人的意思。章易瑞完全没有半点含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问题,他来京城之前,早就问了许行知一遍又一遍,前日进皇宫面圣,又深入浅出的和圣上解释了很久,完全不带怕的。

“臣就算再怎么头脑不清醒,也不会在粮产这种问题上说谎,再之,历来的产粮都是二石多,就代表四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吗?“几百年前,谁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粮食产粮能从前的半石到一石,再到现在的二石多,臣先前就说过,增产的原因除了年岁好,主要是新的肥料的缘故。”

“而这肥料,并不是只能在南新县使用,能在应山州、京城,甚至整个大周推广开来,使得田地增产,是否真实,无需一年,就能验证,臣有必要撒这弥天大谎吗,是不想做官了,还是活腻了?这话说的所有人都闭麦了,章易瑞还是不急不徐道:“至于为什么只是南新县增产,而不是整个应山州,是因为这肥料,本就是南新县的县令许行知所研究出来的。”

“许大人上任后,看见百姓用的还是直辕犁,一番研究之后,发明了现在风靡整个大周的大周犁。”

“后去各村下地激励百姓春耕,不断努力研究能增加粮产的新肥料,他把一块地分成两部分,一边用的是平日里百姓会用的肥,一边用的是新肥,种上白菜和韭菜,发现使用了新肥后的菜,明显增产且更有光泽,才在南新县进行大幅度推广。”“现如今,这肥料在南新县大获成功,臣自当禀告圣上,圣上英明神武,仁爱厚德,励精图治,恩泽天下,此乃天庇我大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后这话一出,所有臣子非常识趣的跪下,齐呼:“圣上英明神武,仁爱厚德,励精图治,恩泽天下,此乃天庇我大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位上明显传来一道笑意:“诸卿平身。”“谢陛下。”

上头热热闹闹,只有后面的许临越心里纳闷的很,许行知早就传信回家说了这回事,虽然也很震惊增产的这件事,但家里对此还是保有信任的态度。

他们也知道,这做为应山州的一个大政绩,章易瑞这个老匹夫,肯定会在朝堂上说起的,只是没想到,他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不断的说自己的功劳有多大,而是提起了他们家老幺,这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许临越心里一阵纠结,琢磨着回头就和老大仔细讲讲,他理不清楚这老匹夫到底在卖什么关子,但行笙肯定能看透,最后在心底下结论,不管怎么样,这老东西肯定没安好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后果就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他时,许临越才懵逼的抬头:“大家说的极是,臣认为非常有道理。”圣上在上面一下笑了出来,看不出喜怒:“朕是问,你们家小儿子在京城不显山露水,怎么一下放到应山州,就折腾出了这么多东西,你这个当爹的也不知道吗?”

许临越当即跪下磕头:“圣上,行知之前在家中就展露出一些天赋,以及对农耕上的事比较感兴趣,只是当时臣眼瞎心盲,一心只想让他多读些圣贤书,好为科举做打算。”“行知知晓我不爱他沾这些东西,平日里就也不再提起,直到去南新县之后,没有人管束了,才在其中大显身手,臣要是早知道他这般有天赋,早就让他深钻此道了,这千金难买早知道啊。”圣上轻抚额头,反问道:“朕知你儿在京城一贯有纨绔之称,倒是不知道,你还会管束他读书科举?”

“圣上,谁都想自家孩子出人头地。"许临越一下眼泪都出来了,话语中皆是委屈:“行知和行笙自幼丧母,臣一人又当爹又当娘的把他们拉扯大,行笙从小懂事,学问做的也好,不需要臣多操心。″

“行知这孩子性子倔,臣想让他科举,但他看见这四书五经就困得慌,反而对农书杂谈游记这些更感兴趣,常因此事与臣闹别扭,然后故意做些纨绔之事来引起臣的注意力。”“臣家这小儿很乖的,大伙查查就知道,他平日里就喜欢在家里看看闲书,在外也就斗斗蛐蛐遛遛狗,谁年轻没这般玩过,至于那清河郡主一事,真的是个误会。”

见他这话题越说越歪,圣上这才打断他这番陈情:“好了好了朕知道了,那此次肥料一事,你可知晓。”许临越面色无辜:“先前行知与我写信说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