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七十二计之三十七:声东击西(1 / 2)

三关军 天方夜谈 1304 字 2023-02-19

就在云生夺取云成府的同时,莽南大地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溪府,金鹰大营。 “大祭司,大越王朝和大德王朝已经结为同盟,准备共同抗击我大金王朝。 另外,三关军已经占据了云成府,这却如何是好?” 右贤王密达垂头丧气地说道。 拉拉萨大祭司听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时候也差不多了。” 右贤王密达抬头说道,道:“大祭司,你准备对大德王朝动手了。” 拉拉萨大祭司喝了一口茶,笑道:“还差最后一把火!” 右贤王密达有些不解,问道:“还差那最后一把火?” 拉拉萨大祭司转身看向值班的金鹰十万王,吩咐道:“你现在立即调动莽北的10万铁骑,越过莽江,直攻青岚府。” “是,大祭司!” 金鹰十万王领命而去,右贤王密达道:“你这是准备南北夹击大越王朝?” 拉拉萨大祭司笑道:“非也,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也!” 三日后,莽南大地再次传来消息。 金鹰王国驻守莽北的10万铁骑渡过莽江,正向大越王国青岚府城进发。 驻守北溪府的5万金鹰铁骑也开始向北挺进,直指青岚府城。 一时之间,金鹰王国南北夹击大越王朝,一副先攻灭大越王朝,而后再挥师南下,消灭大德王朝的架式。 面对金鹰王国的南北夹击,大越王朝连忙从老君府和高桥府调动兵力,共守青岚府城。 同时,又命人紧急向大德王朝求救。 次日,大德王朝再次派出20万大军,渡过海峡,开始攻击番粤府。 两军激战一日,大德王朝又是丢下近万具尸体,无功而返。 就在当日夜。 一支由70余艘战舰和1000多艘民船组成的特大舰队,搭载着4万兽人和5万金鹰铁骑,正乘着夜色,绕过一个大圈,直向南悬岛的东侧而来。 在莽南之地,尚有8万兽人大军,其中4万兽人正在围困镇南关,此次动用的正是留在番粤府的4万兽人。 在南悬岛的东侧,有一个港口,名为万琼港。 万琼港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大德王朝在南悬岛驻有30万大军,其所需的水稻和香蕉水果等食品,都是通过出入万琼港,与南海岛国菲来国交换而来。 凌晨时分,金鹰兽人的特大舰队准时到达万琼港。 1700只鸟人扑腾腾地从战船之上起飞,组成一朵黑压压的乌云,快速地向万琼港飞去。 此时,驻守万琼港的2万大德军队才刚刚起床,塔楼上的哨兵看到从东方天际而来的“乌云”,甚为惊讶。 “那是什么?”一名哨兵问道。 “嗨,是一朵乌云呗!”另外一名哨兵正揉着惺忪的睡眼。 “那朵乌云怎么飞得那么快?”哨兵再问。 “嗨,起风了呗!”另外一名哨兵随便地说道。 两名哨兵紧盯着从东方天际快速飞来的乌云。 “不好,是鸟人!”一名哨兵大惊道。 “什么,鸟人?哪儿来的鸟人?” 另外一名哨兵也是大吃一惊,连忙再揉揉眼,细细看去。 “是鸟人,快!快!放烟花!” “嗖!” “嘭!” 一朵七彩烟花冲天而起,而后炸裂,声若炸雷。 军营之中,将士们正在起床,听到炸裂的烟花声后,连忙跑出房间。 “怎么呢?”一名将士问道。 “不知道啊!” “你看那是什么?” “是乌云呗!” “不!是鸟人!” …… 1700只鸟人从身后取下短枪,朝着地面上正抬头观看“乌云”的将士,齐唰唰地扔了下去。 1700支短枪如暴雨一般倾泻而下,不断刺穿地面上大德将士的身体。 “啊!”“啊!”“啊!”的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面对鸟人的攻击,将士们大惊失色,四处乱跑。 有的跑入房间之中,有的躲在墙角之下。 鸟人再从身后取下短枪,朝着军营之中扔去。 短枪刺透塔楼,刺入哨兵的身体;短枪刺穿房屋上的木椽,紧接着刺穿躲入房间内将士们的身体。 一波接一波的短枪从天而降,不断地击杀着地面上大德将士的性命。 待十五波短枪过后,整个万琼港的军营之中,到处都竖立着一根根的短枪。 70余艘战舰驶入万琼港,而后一字排开,迅速地占领了港口各个要地。 紧接着1000多艘民船鱼贯而入,来到各个栈桥,迅速地进行卸载。 首先卸载的是1万狼人。 1万狼人骑乘着身形高大的座狼,跳出船只,跃上栈桥,而后向四面八方而去。 1万狼人将手中的战刀高高地举起,见人就砍,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百姓和战士。 1万狼人冲进军营之中,如潮水一般分成几百股,向着各个营房而去。 军营之中尚存的大德军队见狼人席卷而来,连忙掉头便跑。 1万狼人紧追其后,长刀砍下,头颅掉落,鲜血飞溅。 不到半个时辰,在1万狼人的肆意杀戮之下,军营中仅存的大德将士便命赴黄泉。 到中午时分,已有1万名牛人和熊人以及1万名金鹰铁骑卸载完毕。 1700只鸟人返回战船之上,再次各自背负15支短枪。 1700只鸟人、1万狼人、1万牛人和熊人以及1万金鹰铁骑组成第一战斗梯队队,在北海宫两位百万皇、四位十万王的带领之下,直向中兴城而去。 中兴城,位于南悬岛的中部,原名黎阴城,位于黎山之阴。 自大德王朝到达南悬岛后,便改名为中兴城。 中兴城距离万琼港仅300里地,德兴宗收到飞鸽传书的消息之后,大惊失色。 德兴宗抛弃三宫六院,诸多嫔妃,在年老十万王和另外一名十万王的搀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