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2 / 3)

上前挡住,低声劝他,“陛下,您方才已经喝过三杯了,早不宜多饮,您忘了?”

高丛,内官中丞,启明帝近侍,恪尽职守,除中宫娘娘外,这一位是最接近陛下的,只可惜识人不善,自己养了个白眼狼,顶了自己位置不说,还软禁圣上,霍乱朝纲。

那位宦官不知是从何时起的,徐瑛听到他名号时,他在朝中势力已如日中天。

宋玄真拍了拍额头,朝徐璋着头欠笑道:“瞧瞧,这就管起朕来了,快替朕盛碗粥来。”又吩咐着依样给徐家三人来了一碗。

宋玄真叹了口气,手撑在腿上和徐璋聊起近日之事,“近来朝中事情才平,朕总得空要给荣安好好选一门亲,她已经快十八了,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她又病了,叫朕都不省心。”

“京中适龄王公贵族多的是,陛下您何必担忧,等春猎都放在赛场上比一比,拔尖的不就任公主挑选了。”

二人如老友叙旧,话家常一般,徐琅谈及等将士追封和春夏两季的银饷拨下,大抵春猎前就要回边郡一事,唯独徐瑛像个没心没肺的喝了两碗粥,正叫侍女添上第三碗。

宋玄真眯着眼瞧她,转头和徐璋道,“你们徐家就这一个,现在是我急,将来她到了年纪,该急的就是你们了。”

话头正往徐瑛身上引,她手里第三碗粥已经见了底。

徐璋疼她的紧,笑容和蔼,“往后阿照选亲,我定要亲自把关,选个比你女儿还好的郎君。”

两个老友攀比起来,殿中人都捂嘴笑,徐瑛抬头跟着笑,天知道她前世战死的时候,连男人的手都还不曾摸过呢。

这顿早膳用的甚久,高丛都传了两遍说蔡司正和吴院史已经在太和后殿候着,落定大苍营将士定封军饷还有三月春猎部署等事。

徐璋退居朝堂已久,此事他不必听,徐瑛年纪还小,也轮不着她,正元殿外目送走宋玄真和徐琅前往太和殿后,祖孙二人顺着宫道往外走。

路过太和后殿正巧碰上公仪忱从里头出来,三人打了个照面就一道走着。

“公仪先生这时候怎么在太和殿?”徐璋也问出了徐瑛心中的疑问。

下朝之后折子都会分批送到文德殿复印录入和封存,按理说这个时辰文徳殿空不出人来才是。

“回徐老太公的话,大苍营定封一事陛下尤为看重,命微臣从旁协理,方才就是陪吴院史一道送定封的折子。”公仪忱回的恭谦,随在徐璋另一侧,徐瑛看不见他的神情,只略微看到那抹茶白的袖袍。

公仪忱身体确实不大好,春日回暖,他外面的长袍还夹着绒,徐瑛不敢想当初他是怎么熬着冬寒将她从边郡带回去的。

徐瑛沉默着不说话,耳边是徐璋和公仪忱讨论定封一事,忽而有声响动从身后传开,三人齐齐回首,原是有个内侍将手中锦盒打翻,里头露出些画像来,瞧宫服应是陛下跟前当值的内侍。

领头的那个倒是机灵的很,指挥着那名瘦弱的宫人立刻将画卷收拾干净,又矮着身子解释道:“惊扰各位贵人,还请见谅,这是从荣安公主宫里退出来的公子画像,奴才正带人往陛下跟前回话呢。”

见公仪忱看了那宫人一眼,事关宫中礼仪,若要说到陛下跟前,定是他管教失职,转了转眼珠想着将祸事推出去,“这位是陛下殿前新调来的小官,名字倒是有个好意头,叫冯敬忠。”

徐瑛一听冯敬忠三个字登时呼吸停滞,唤醒她从前好多记忆,那时她甚少回京,见这位冯中丞的面也屈指可数,脑海里仅有的几面融合在一起,眉眼竟与这位小宫人一一对上。

遥记她入出大苍营第五年,连日大雪冰封,大苍营军饷拮据,她写了无数请粮草和军饷的折子,不是得不到朝廷的回应,就是批了发霉的粮草来敷衍她。

听说当时掣肘军政的正是冯中丞。

如果徐瑛够聪敏,那个时候就该觉察出不对劲,她现在既然再遇见,就不能当前世那些饿死和战死的将士们都不存在。

眼前内侍直看向公仪忱,觉得他是个好脾气的,满脸笑意还想解释什么,徐瑛板着脸,冷声打断道:“好什么!宫里就调|教出这样的宫人服侍?这要是在我府上,早就打断腿!不扔出去了事还留着过年?”

饶是徐璋都没想到徐瑛会发这么大脾气,皱眉看她脸色冰冷,眸中满是寒光,拳头都攥的紧。

几个内侍吓的伏在地上恳求,“贵人息怒!贵人息怒!”

公仪忱也稍感意外,虽只有几面,徐瑛并不是易怒之人,今日这番实在说不上理,从中协调,“既是行为不端,打回去内廷再行管教,此事我会回禀圣上,你们且先退下吧。”

徐瑛才回过神一些,她只是外臣之女,管不上中宫内侍,徐家本就颇受启明帝宠爱,这个时候她若忍不住对冯敬忠做了什么,就真是把徐家架在火上烤。

内侍一干人等没了影子之后,徐瑛还没平和心情,匆匆行了礼转头就急冲冲的往宫外走,身影倔强。

“徐老太公,小徐将军不像是易怒之人,今日这事必定有个起因,还得细细问清楚才好。”公仪忱送徐璋到宫门口,外头马车里早没了徐瑛的影子。

徐璋倒是懂小孙女,可这没由来的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