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五百金去救五千金喽(1 / 2)

“现在该如何是好?!”  曹操很快思索了附近的路线,距离许县还有数个关卡。  唯有混入流民商队,方可闯关出去。  现在,只希望荀潇能够早些听到消息,遵守当初承诺,出兵来救了。  我曹孟德,冒险至如此境地,换来了天下人之先的名望!  定然会有无数义士钦佩!  ……  一夜间。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的消息传遍了洛阳,早朝之前,很多老臣都已知晓。  此刻沿着大校场上宫殿的途中,不断聚集交谈,或有唉声叹之声。  “功败垂成呐。”  “曹孟德,居然也是义士!侍董为刺董,有勇有谋也,只可惜棋差一招反被通缉!”  “这等事,我们即便是想做还没有机会呢!董贼首级依旧还在项上,当真可惜!”  “这么说,当初荀公达等内署官吏被曹操密报董卓,就是他们的计策,以此迷惑董卓!让他信任曹操。”  “原来如此!”  “荀彧在此之前,是去了许县面见荀潇,荀潇在外接应,而荀攸在内署密谋!”  “他们所托之人,就是曹孟德!如此密谋所布,各有牺牲,堪称妙计!只是董贼如何能识破!?”  “曹操可惜了!治世能人也!公达也可惜!学识渊博!”  “荀潇呢!荀潇没人说可惜?”  “他有两万兵在外,他可惜什么!?”  ……  一众朝臣议论不休,领衔而进的三公默然不语,袁隗、蔡邕、王允等人都面如死灰。  又一桩刺杀之事失败,且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后的少府阴修嘴角下撇,因为老迈皮肉耷拉,想到些许便要摇头片刻。  完了。  “董卓必会怒火中烧,祸及我等……只叹天子年幼,又要遭雷霆威吓也。”  “唉,今日朝堂上,必然会有祸焉,诸位切莫多言,任由相国将火发尽便是。”  阴修听了这话,刚要神情不悦的开口参与议论,却听闻前方传来了一声冷哼。  离得较近之人抬头看去,却见是袁隗扫视众人,“诸位何苦如此戚然如贼,我等心昭日月,何惧贼人怒意?”  “曹孟德义举如此,敢杀贼救国,虽败走逃亡,却也足义振奋人心!义士尚在,汉臣不亡!”  “诸位既然明知难脱桎梏,呵呵……何不死有所值,在这唉声叹气又如何!?”  袁隗一言所出,让蔡邕、王太傅等都不免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这话似乎,意有所指。  以往袁隗可不会如此激动,无非是威严喝止,让其肃静罢了。  而,他所指的死有所值,又是何意?  当然,袁隗名望极重,地位很高,他一说话,身后百官也自然不再多言。  可无论这话是何意,再细想曹操刺董之行,众人逐渐也都觉得虽是身处至暗。  却总会有报国之人挺身引光。  如此,便还有希望。  ……  朝堂上。  董卓果然大发雷霆,而将此事告知天下,严惩荀攸等党,再罢免了荀爽的豫州刺史一职。  并且下诏令抓捕曹操、荀潇等人。  至于一直务于本职,并未参与任何谋反的荀彧,同样革除其孝廉之名,罢免守宫令的内署官职,驱赶回乡,永不任用。  与此同时,将豫州刺史封给了原任大鸿胪的陈纪,命他剿灭、劝降荀潇。  此消息发出去后,各地立刻封锁关卡,沿途兵马封堵曹操。  直到最后散朝时候,董卓并没有解气,直接跟随汉帝回了后宫,一夜不出。  ……  一日之后。  消息迅速传开。  各地封锁后太守皆互相通信以商议谋事,知晓曹、荀两家的壮举,无不感慨义士非凡。  离得近的郡县如淮汝、颍川、陈留、东郡,以及河北、河南等地,都有飞骑去报。  远处的州郡,在一月到数月之间,同样也会逐步传言。  毕竟这等名义若是民间商路走或许没那么快,可能一年半载都传达不到,还可能半路就被贼人杀了。  但这是通缉令。  传扬开去那是迟早的事。  特别是,这种通缉对于天下义士来说,乃是好事。  譬如在知晓刺杀壮举之后,陈群根本不计任何嫌隙,直接大方进入了许县来找荀潇报喜。  许县衙署,内堂之中。  荀潇把画有他人像的通缉令扔在了地上,十分不满的道:“为何我才五百金?!”  “曹公却悬赏五千!?抓他还能封列侯?”  “我不信!”  陈群大笑拱手,“恨之切,自然悬赏就高!我听说,董卓对曹公极好,但却差一点惨遭背刺。”  “而文伯麾下重兵日夜操练,他不敢过于逼迫,以五百重金买宵小冒险,已算是极其重视了。”  “当务之急,乃是迎曹公归乡,我们便可再得一公,而颍川此地,也绝不能奉诏,文伯不可中了董卓离间之计而防备我陈氏。”  陈群主要想说的还是这件事。  任命诏书下来后,陈氏家中许多长者已经准备商议举荐各地的名士,大儒等出山任职。  以充实豫州官位,保证名声。  甚至还有人打算来劝说荀潇,先行逃亡,让出许县来。  但都被陈群力排众议拦住了,于是他亲自来投石问路,先与荀潇把话说定。  “嗯,”荀潇点了点头,“我不会放在心上的,现在朝廷的诏书,实则是国贼董卓的意思。”  “我起兵而反,痛骂国贼,近乎无用,但迎了曹公回来就不一样了。”  荀潇的情绪并未收到影响,依旧还是与寻常时冷静无二。  这时候陈群才注意到,荀潇今日穿的是劲装。  即是皮腰、护手,环首刀在腰侧,头发则是以发箍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