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4)

青梅叹 相逢恨早 3296 字 17天前

被盛婵瞧见,盛婵扫视一圈,心道那人定然在其中。

“我知道是谁。”盛婵得意出声,“我当日就在池边,只见那人青衣罗裙,必在这宴席之上。”付清岁心中一紧,余光看向付清秋,只见她淡然自若,毫无怯意。王夫人看她与付清岁同坐,柔声道:“你是那家的姑娘?”还不待盛婵回话,王夫人身旁服侍的女使低声道:"盛家的二姑娘,是张氏所出。"

闻言,王夫人眸光渐沉。

盛家这一家子,在汴京常常是笑话,饶是盛家高官厚禄,又有御史大夫做亲家,却只是个幌子。

风光不假,可里头是一团黑煤。

当年何棋也算得上汴京才貌双全,父亲是何元稹,与她又有些交情,可惜一朝低嫁,所托非人,落得个红颜早逝的命。

何棋死后,便由张氏执掌中馈,在汴京闹了好些笑话,一来是盛姥誓死不认张氏,二来是盛姥大闹盛府,若非何元模顾念着孙女,盛姥早不知被打死了多少回。教女无方,德行不检,纵使他盛家再好的门第,又有几个世家贵族看得上。盛婵张氏所出,想来承了张氏的本事,王夫人暗道,付清岁温顺端庄的姑娘怎会和盛婵交好。

盛家又是那样的污糟。

王夫人蹙眉阖目,轻声道:“罢了,都是过去的事了,是谁已不重要。”盛婵正想着如何推出付清秋来,眼见王夫人没有兴头,只好咽回去。付清秋低声喃喃,“青山寺的枫林当真是美啊,可惜。”

师无涯销声匿迹已有五个月了,付清秋黯然垂眸,如果师无涯在,这场枫林宴他是否会喜欢。

盛姥凝眉,疑道:“可惜什么?”

“没什么,盛姐姐,我有些累了,先回了。”付清秋起身作别。

王夫人远远颔首,视线落在盛姥身上,她瞧着盛姥与何棋足有七分像,只是容颜像,仪态行事大相径庭。

“那你等我会,待会我来寻你,有话找你说。”盛姥道。

付清秋颔首应下,准绿柳和云露留在盛姥身边多留,她一个人回客堂,山路平坦,秋日红叶纷飞,眺望远山重峦叠嶂,皆是红枫枯蝶。

自下俯视可远观汴京,看尽琼楼玉宇,山川河海。

付清秋驻足观望,静静地看着汴河上的航船客舟,从汴河南下,便可回杭州,只是一路山高水远,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到不了的。

山风欲起,枫叶簌簌作响,天色愈渐昏沉,疾风乍起,搅散一地枫叶。

估摸着是要落雨了,付清秋提裙回客堂,只刚走出一步,风雨来急,劈里啪啦地打在枫叶枝头,满地狼藉。

付清秋不敢多留,这雨来得急,淋湿了又要害病。

曾经她几度为师无涯伤心断肠,甚至到了为情自戕的地步,如今却害怕这场秋雨淋出来病来。付清秋蓦然轻笑,心中一口闷气,随着这场避无可避的秋雨呼出。

雨幕银帘,掩住山色。

潇潇寒雨沁润肌肤,付清秋身心发颤,卷翘乌黑的长睫上挂着雨珠,抬眼望去离客堂不远了。

只是,她还未动,雨蓦然停了。

但雨声犹在,雨帘未歇,付清秋仰头看她所处的一寸天地。"付二姑娘,失礼。"

付清秋心下茫然,王恒为她撑伞,何来失礼之说。“多谢。”

王恒一路送她至客堂,见她身上淋湿,又道:“寺里常备姜汤,山中幽寒,付二姑娘用过后再歇下。”

雨势渐大,檐下雨滴不断,溅起一地水花。

“多谢郎君,只是我有一事想问。”付清秋目光落在他右肩上,那一处被雨水打湿,白袍色浅,一眼便瞧见了。"付二姑娘想问什么?"王恒眸光温和,似白玉清透。付清秋微微蹙眉,与他对视。

“我是不是见过郎君,为何郎君认得我?”

王恒微怔,掩下眸光中一闪而过的失落,原来付清秋不记得他,可他与她也只是一面之缘,又如何能要她记得。"在下唐突,与付二姑娘有过一面之缘。"

一面之缘?付清秋实在记不起,这汴京里的人与她有一面之缘的人实在太多了。

可现下王恒如此说,她怎好叫人难堪。

付清秋抿唇道:“原来如此,难怪第一面便觉得郎君眼熟,原是见过。”

话说完,付清秋便要回屋,王恒走后命元圣元智送来姜汤,元智因来过,一进屋便扬声喊。"小娘子!小娘子!"

元圣敲打元智,“不可无礼。”

元智道:“小娘子人善心美,只是看起来身子弱了些,师兄让我去罢。”元智接过姜汤,却发觉客堂无一人在,进了里屋才见付清秋从屏风后出来。"小师父来做甚?”元智捧上姜汤道,“王公子命我二人将姜汤送来,我和师兄就过来了。"

闻言,付清秋往外看去,果见元圣肃立在外。

付清秋端出百花糕,让他二人在亭下歇一歇,待到雨小了再离开,她闲来无事,跟着歇在亭下。元智行云流水地拿起糕点往嘴里塞,元圣睨他一眼,向付清秋道:“师弟贪吃,娘子莫怪。”“你二人差不多大,倒是性格相反,吃罢小师父,我不爱吃。”付清秋只手托腮,含笑看他二人神态各异。元智含糊道:“师兄,快吃,我今日见贺夫人来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