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章 太后其人(1 / 2)

老太爷神色探究,“你给太后写佛经?究竟怎么回事?”

石昭漠然地看向他,心头冷然。

在刚入内狱的时候,她相信文安候府一定会将她救出去,就算受刑疼痛难忍,被内侍太监嘲笑,她都不曾改变意志。

她给自己打气,她的家人虽然把她丢在了这里,但是不会放弃她。

直到那一天,她的手腕被人打折。

她明悟,不会有人来救她了,她只能自救。

不然,她可能真的会死在那。

回忆起在内狱的惨烈过往,石昭冷冷一笑,“我的右手腕虽然断了,可还有左手,没有笔墨但还有血液,如何写不得了。”

右手腕断掉的后一天,太后果然派人拿来了绢布与针线,让石昭绣字自证清白,可石昭哪里还能绣得出来。

于是她在绢布上,用左手血书了一篇心经,请见太后娘娘。

因为当朝太后日日礼佛,虔诚至极。

收到心经后,太后允石昭出狱。

她终于逃出生天。

余思文恍然,“难怪太后娘娘放了你,难怪……”

他在外面拼命奔波却没有人敢为了一个文安候府的养女触怒皇室,他的奔波徒劳无功。

本以为是皇帝看在文安候府的面子上将她放回来,没想到却是……

余思脸上火辣辣的。

老太爷却重重皱起了眉头,甩袖出了书房,对文安侯夫人吩咐道,“二姑娘身子欠安不能入宫,还不赶快把她扶回去!”

绝对不能让余思瑶入宫,老太爷内心坚定,正思考着见到天使后如何回绝,就听那个传话的小丫鬟磕磕巴巴的说,

“老太爷,那天使说,今日二姑娘若进不了宫,今后文安候府的人也不必入宫了。”

什么?

老太爷猛然顿住身子,面目闪过一丝狰狞,沉默地立在了院中。

石昭轻笑起身,由兰嬷嬷搀扶着向外走去。

她从未见老太爷有过这等气急败坏的时候,还真是有趣。

路过老太爷时,他沉沉道,“到了皇宫,就好好地给太后讲佛经,其余的一句话都别说,听到没有。”

石昭挑衅一笑,“你能奈我何?”

她自己奈何不得老太爷,难道皇室也奈何不了吗。

内侍开道,石昭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了皇宫,走到了太后的慈安宫内。

内侍将石昭领到正殿中央,行礼告退。

石昭安静的站在大殿内,恭敬地低垂着头,纹丝不动,没有多看周围一眼。

殿内无人说话,只有偶尔传来的茶盏碰撞的声音告诉石昭,太后娘娘就坐在殿上。

不知过了多久,上首传来一声轻笑。

“本以为文安侯府的二姑娘是个莽撞的,没想到规矩学得这般好。”

闻言,石昭行云流水般向太后行礼。

她的头依旧未抬起,语气平稳恭敬,“民女石昭拜见太后。”

“石昭?这不仅给自己改了姓,还给自己编了个名。可见,寿宴上的事情真是让文安候府寒了你的心啊!”

太后感叹着,对石昭说道,“可怜见的小姑娘,快到哀家面前来,让哀家看看。”

石昭这才动了身子,乖顺地走到了太后的身边。

步伐身姿稳健优雅,太后娘娘满意地点了点头。

石昭抬眸,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体型富态,头发花白,除了手腕上带着一串佛珠,周身再无首饰。

当时在太后寿宴上,还未见太后娘娘真容就被拖了下去,这是石昭第一次面见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拉了石昭的右手仔细查看,“可怜见的,这手怎的肿成了这个样子?内狱的人实在是过了。”

说罢,又笑眯眯地看着石昭道,“你在狱中血书的那份心经很得哀家心意,虽然字迹潦草,可以你的年纪能背一下整篇佛经,实在是个有佛性的孩子,哀家喜欢。

哀家相信你这样的孩子必不会在哀家的百寿图上出错,你给哀家说说究竟受了什么委屈,哀家替你撑腰。”

石昭惊讶地挑了挑眉,她以为太后召见她只是出于好奇,未曾想太后竟这样讲。

她不禁看向太后,只见太后眉头竖起,仿佛是真的替石昭愤愤不平。

石昭鼻尖传来阵阵香气,太后礼佛已久,怜身上和慈宁宫内都熏染了佛香。

可在这浓厚的佛香中,石昭却闻到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气息。

这大殿也是在太安静了些,安静得有些诡异。

太后娘娘依旧笑眯眯的,好似观音菩萨。

她声音缥缈又遥远,带着几分不真实感,“好孩子,你说吧。哀家替你做主。”

石昭的心猛然跳动起来,雀跃又紧张。

太后给了自己一个让她洗脱冤屈的好机会。

只听太后声音宽和,“好孩子,你也不想带着不恭不慎的名头过一辈子吧?”

石昭掐紧手心,几乎就要开口说出真相。

又强行被她压了下去。

她不能这么做。

说与不说,都是死路。

没有人在意她的冤屈,也没有人在意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