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节 神游(1 / 2)

“既然谈到了中华五千年的积淀,那我也顺带讲一点我对中国画的理解。”

秦淮把上述的话题稍作延伸。

一堂课,多多少少也讲一点理念。

这样授课内容才够丰满。

开始讲专业的艺术理念了,秦淮的画风从满脸严肃,突然变得眉飞色舞起来。

熟悉的画风上线,看得讲台下的奇行种心花怒放,这才是秦淮小哥哥最帅的时刻啊。

“宋人郭河阳曾论山水画,他说山水画最登峰造极的境界,便是可以观,可以游,和可以居。

同理,人物画和花鸟画,便是可交谈,可一起共享天地自然。

正如苏东坡所说: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万物生灵所共适。”

秦淮讲到深处,情不自禁就甩出各种理论与典故,堪称口若悬河,同时,画风亦越来越惊艳。

然而台下的学生却一脸懵逼。

上理论课的正常画风就是这样。

若没有切身体验,只会觉得空洞无物,无聊透顶。

秦淮略一沉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大英博物馆用3D技术呈现的明朝山水画‘秋林读书图’呢?”

秦淮突然想起一段曾经偶然遇到过的视频。

可惜

他并未提前备课,不然可以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什么叫中华家的山水画。

如果能找到那视频,就能生动形象的解释郭河阳的山水画理论。

“秦淮小哥哥,我看过那则视频,我还保存下来了呢。”

听到秦淮的叹息,有一位女学生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来。

“讲台前来,把它放到投影仪上。”

秦淮连忙招手。

几分钟后。

大英博物馆用3D技术展示的‘秋林读书图’缓缓铺开。

一卷古典图轴,缓缓铺开。

素雅的笔墨勾勒出一株枝繁叶茂的古树。

百年生机,跃然纸上。

镜头缓缓在林间穿梭,

只见落入眼前的是一片秋林,秋林绕水而生,林中有几株红枫。

一群野鸭从水面飞过,落叶萧萧而下。

一位书生结庐在信流水边,樵夫在山间砍柴,老者于水边垂钓,一只肥硕鳜鱼被钓离水面。

每一处景,都好像在动,每一个人,都好像在一幅画卷中悠夏生活着。

图轴中每一处都有神韵,树仿佛是真的树,人是真的在生活

台下的学生默默品鉴着,蓦然生出一种‘在山中傍水处结一茅庐,庐边侍蔬,松下抚琴,溪边啸月,静观山中四季变迁,品味天人合一’的愿景。

这种愿景正应了秦淮刚才所说的理念——‘山水画最好的境界,便是可以观,可以游,和可以居。’

这就是中华家发展了两千年的艺术理念。

不再局限于单独个体,不再局限基本几何结构,不再注重光影对比。

而是把精气神融入自然之中,追逐更高层次的道,馏创作一片可以居住的独立空间。

如同神明一般,用笔墨和才情造物。

惊了。

山水画最好的境界,是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

单独看这句话可能平平无奇。

可是配合视频一起观看,则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原来中国画是这样的!

秦淮平静环视一周。

惊讶吗?

还有更惊讶的呢。

等我娓娓道来罢。

秦淮酝酿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很好听,喉结滚动,配合着神态,这画风简直连男性都会晃神:

“众所周知,中国画没有立体构图,没有透视,无法细分其角度,也不能从固肚度看”

秦淮指着投影仪上的秋林读书图。

学生们纷纷点头,神情中略带无奈。

正因为中国画没有系统透视法,故而一直饱受诟病。

很多画家都拿这个来抨击中国画,说中国画的技法和理念太落后,只有用西方的理念革新才能拯救国画!

虽然这种论调非常可气,但一直找不到理由反驳。

我们确实是只用散点透视法的!

秦淮小哥哥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反驳呢?

如果真的能站稳脚跟,国画也不会饱受诟病了!

想到这里,学生们带着浓浓的期盼,盯棕淮。

“中华艺术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在山水画中,画家想要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山川河流中,把自己变成神。那么神的视角是什么样的呢?”

秦淮的话如一道惊雷炸开。

原来如此——神的视角就是俯视一切,随心所欲?

秦淮小哥哥的这个解释略强啊!

中华家文化的根源便是如此,神并非高高在上,人立下功绩就能成神。

所以古人绘画时应该是把自己当神明,站在造物的高度,凭借才情和格局,创造一片能人观赏者生出在里面定居冲动的山水画。

“在我看来,中国画其实像航拍,俯瞰是主体视角,平视、仰视是特写。

中国画的技法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