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惠并不知道天子曹叡已然有了让他卸下淮南职责、直接留在洛阳任职的打算。 如今的他在阳渠坞堡,倍感生活的岁月静好。 此地几乎与宜阳县挨着,洛水被崤山与熊耳山夹在其中。 权贵之家或商队不会选择从这里进入关中,往来的闲人也很少,倒也显得清幽。 且此时是夏初四月,恰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时,放眼望去,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都被织绣在郁郁草色上,微风轻轻拂过,就犹如天边的彩霞一般荡漾了起来,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绚烂。 王元姬如今抱膝坐在山坡上。 时而看着蝴蝶蜜蜂在花丛中游弋,时而俯视一眼洛水水面上折射阳光的五彩斑斓,还会偶尔侧头用眼角的余光瞥一下,正枕着手臂躺在草地上假寐的夏侯惠。 出身高门的她,平时鲜有出门之举。 偶尔举家外出踏青什么的,也不会来到这样深远幽寂之处。 所以,她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 不止是风景的旖旎。 这边最早的那四十余户徒附贫佃,家中皆曾有人给夏侯渊当过亲卫部曲,或因阵亡伤退或因解甲归田后生计难继,故而被夏侯衡收拢安置在这里。 待遇也很好。 衣食住行与寻医问药什么,都是主家一手包揽的。 而且逢年过节主家也会按人头发下赏钱,让他们购置新衣与其他。 如若他们家中有婚娶葬丧抑或者是弄璋弄瓦什么的,主家还会给与一些钱财让他们操办。 最重要的是,如若遇到了颗粒无收的灾荒之年,外面的大多数主家都是会坐视徒附们卖儿鬻女或者啃树皮吃草根,而夏侯家则是是拿出库存让他们活下去。 而数年前他们被划分给夏侯惠后,家中小儿还有了受蒙学或者习弓马的机会。其中,如果一些小儿是个优秀苗子的话,孙叔还会依着夏侯惠的吩咐出资培养,让这些小儿日后能学有所成去挣个前程。 可以说,他们给夏侯惠当徒附佃户的生活,要比给魏国当黎庶过得幸福多了。 故而他们也很感恩。 作为女君的王元姬,在第一天到来阳渠坞堡时,什么都没有作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些徒附佃户发自肺腑的敬意与爱戴。 这种犹如世外桃源的生活氛围,是她从未有过的感觉。 所以她也觉得,夏侯惠几乎将钱财悉数散出去的做法挺好的。 就在她来到坞堡的当天晚上,夏侯惠就把这边的收支状况悉数给她说了。 也让她知道了,夏侯惠让孙叔每岁从坞堡拿出一部分固定收入,去帮持救助一些生计难继但没有被收为徒附佃户的夏侯渊旧部。 用夏侯惠的话语来说,他是想为先父尽一份心意。 因为如果夏侯渊没有死难在汉中的话,那也肯定会将这些没有收为徒附的旧部家小安置妥当。比如给旧部的后人安排个亭长之类的职务,或者让他们桑梓所在的县府画出足够的田亩,令他们温饱无忧。 顺着这个话头,夏侯惠还提及了与王基结交之事。 他想造纸。 让家中有个可营收的产业。 正好阳渠西端坞堡这边的田亩,有十余顷都是桑麻坡田,若仅是作养蚕织布之用徒附佃户们也忙不过来。 且他还信誓旦旦的声称,待他将纸张造出来了,还可以录上她阿父王肃注释的书传制作成册,售卖或者赠送给他人,好让更多人接受与认可她阿父的学说。 对此,王元姬听罢自是笑靥如花的谢过。 虽然在她看来夏侯惠应是不会成功的。 生长在诗书传家的她,哪能不知道,不管权贵还是世家皆对极容易损坏的纸张不喜?焉能将极为珍贵的经义注释抄录在不易保存的纸张上? 但她没有给夏侯惠的热情浇冷水。 毕竟二人才刚刚成亲呢,他就想着为王家做些什么了,这份心意很难得不是吗? 另一个理由,则是书传经义乃现成的。 在她的嫁妆之中,除去夏侯衡假王家之名给予的洛阳城西小宅不算,她家中只是给予了些许财帛细软,但送过来了许多王肃亲自注释的经书。 皆是在天子曹叡指婚后,王肃授意她亲自抄录的。 这也是与世家联姻的好处。 不仅能得到庙堂之上的人脉帮持,还能获得诗书传家的底蕴。 所以,夏侯惠若想抄录书传经义注释在纸张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