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录功(1 / 2)

魏逆 茶渐浓 1511 字 2个月前

对于已历三世的公孙氏一朝覆灭,襄平城内兵将与士庶的反应很平淡。

或许,这是先前城内已经到了人相食地步的缘由吧。

在魏军将囤积在辽燧的粮秣转运过来,定额分给他们果腹后,公孙渊的宗族、伪公卿以及一些高级将率与死忠豪强陆续被诛于市集整整持续了旬日,城内士庶们都没有什么感触、表现得很淡然。

而依旧被看押在军营内的兵将们也很安静。

丝毫不担忧素以残暴著称、不乏屠戮之举的魏军或会将他们尽数杀了,陈尸筑京观以儆效尤。

这是夏侯惠先前数次释放俘虏、救治伤兵积累出来的信任。

且在被关押的这段时间里,夏侯惠还带着杨祚入营来,信誓旦旦的声称魏国天子有诏令,对被裹挟叛乱者从轻处罚,绝不会将他们处死。

所以他们安之若素。

哪怕魏军给他们的口粮配额,每人每日约莫三升杂粮,比往常一顿饭的份额还要少些。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待遇已经很好了。

想想战事爆发之前,公孙渊为了鼓舞兵将斗志,大肆宣扬魏军曾经“泗水为之不流”、“官渡之战后河北皆缟素”以及“邺城被屠戮一空”等等事迹,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至于之后,魏军是将他们迁徙还是罚为徒隶嘛

不要想得太遥远了。

先被允许活着,然后才能有被赦免的期盼。

这个期盼也很快从洛阳传来了。

却说,当公孙渊的首级被传到京师洛阳后,早就从许昌宫赶回来的天子曹叡大喜过望,当即就下诏布告天下且带着首级去了太庙祷告。

虽然在大军围困襄平的军报传来后,他就知道了战事已无悬念,但他没预料到战事结束得那么快啊!

四月末大军才从辽西孤竹城开拔,八月就告捷了!

要知道光是行军就耗费了两个月啊!

这意味着什么?

往小了说,是夏侯惠与毌丘俭不负他的期待。

往大了说,则是他这个天子英明神武、决策明智,以及魏国代汉乃天命所归、逆臣贼子必毙命啊!

这种喜悦,可不是前番攻杀鲜卑柯比能与复设河套诸郡县能比的。

鲜卑也在胡狄蛮夷之列嘛。

有蜀国平南蛮、吴国讨山越在前,魏国破鲜卑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攻灭辽东的意义,在于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历经了三世、称雄了近五十年,比蜀吴立国的时间更长!今日魏国远赴数千里一战灭之,将极大鼓舞魏国兵将的士气,让他们相信魏国雄厚的国力可抵消山川河流的险固,不管是有山川之固的蜀国也好、有大江天险的吴国亦罢,终有一日会步入辽东的后尘!

是啊~

曹叡在意的是战事赋予魏国的意义,并不在乎战事的本身。

故而,在数日后,毌丘俭的上表至洛阳,讲述关乎辽东的战后部署与处置,他都不需要与庙堂诸公计议,便乾坤独断悉数允了。

唯独在战俘处置上,因为夏侯惠与毌丘俭有不同的建议,令他稍稍考虑了片刻。

真就是片刻。

仅仅是沉吟十几个呼吸后,他就决定将四万余战俘及其家眷皆迁徙归来中原画地安置,愿意继续从军者徙往青州徐州;愿卸甲归田者迁往冀州。

对夏侯惠与毌丘俭的建议皆不取。

身为帝王的他,考虑事情的角度是不同的。

所以,夏侯惠的建议在他眼里有些偏颇——以魏国的丰饶,辽东苦寒之地都是可有可无,征服类似高句丽、韩濊这种蛮荒落后的蕞尔之地意义何在?

而毌丘俭的建议在他眼里又落了中庸——要么不迁徙,要迁徙就尽数迁徙了,还留一半作甚?至于一次性迁徙太多会导致安置不当、恐有饿死冻毙.在没有落籍编户之前他们都是战俘,死了就死了,何足惜哉!

做出定夺后,他还让夏侯惠二人尽快处理好善后之事、早日归师。

不止是为了节省国力损耗。

更是他觉得有了讨平辽东公孙,这种证明自己决策明智的功绩后,推行一些庙堂变革时,需要面对的压力也会小一些。尤其是今岁司徒董昭、左仆射徐宣相继病故,司空陈群也卧病无法临朝,令他觉得时不我待。

暮秋九月。

辽东,襄平城。

夏侯惠带着镇护部以及从征的鲜卑、乌桓游骑踏上了班师的归途。

他们是第二批归来的。

第一批是白部鲜卑。

在襄平城刚被攻下来的第五日,夏侯惠便示意毌丘俭遣他们归去,等候庙堂封赏的诏令了。

明面上的理由,是战事已罢,不想再多增他们的劳顿,且秋冬之交素来是游牧部落迁徙寻找猫冬地方的时候,魏国不能罔顾他们的习惯。

但实际上的缘由,毌丘俭是知道的。

辽东士庶对鲜卑也没有什么好感,让他们继续留下不利于辽东权柄过渡,还会加剧粮秣的损耗。

虽然辽燧的粮秣还充足。

但迁徙与安置兵将、士庶以及仆婢等事耗费巨大,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如现今随着夏侯惠归来的,就是被剥夺了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