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引起争议(2 / 3)

的时间见面详谈。

代理这种大事,必定不是一时半会能谈清楚的。

况且还有“报酬”,要来回拉扯,关于拟定合同的事,自然是交给律师王盛星。

要说他也是欠王盛星人情的,很多关于版权的事宜,都是麻烦的王律师。

并且刚开始《小王子》的出版稿费,以及还没去霓虹挣钱,因此金钱方面王律师都是白菜价。

第二天一大早。

汤圆就来敲门。

这货真心是时间管理大师,褒义词!

因为听李古圆自己交代,他早上起来是吃完早饭和做完一套卷子才来的。

太卷了。

“走吧。”顾陆和李古圆一同去拿快递。

“路边的电筒怎么变多了?”李古圆问。

“证明好人多。”

“那为什么路灯都坏了一个多月了,还没修好?”

“证明队伍里面有坏人。”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两人来到快递站点,本身站点距离“狗窝”很近。

李古圆拿上回执单——报上单号,经过一番查找。

不是快递站点搞丢了,而是快递车辆出了一点问题,所以延误了。

关键是这还真怪不得快递公司,因为最近酉阳、梁平、万盛等地遭遇特大暴雨,这几地平均降雨量超过350。

苹果从酉阳发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泥石流挡道,车辆肯定走不通。

至于为什么李古圆家里的两箱苹果到了,因为是分两个批次发货。

早一点的走过,晚一点的堵住。

“好的,天灾那就没办法了,无可抗力的因素。”顾陆也顺手拿了他的快递。

也认识了一点东西,没想到酉阳还种苹果,他对酉阳的概念是那个洗脑的广告“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酉阳”。

雾都的高铁站,循环播放,让人脑壳疼。

“看样子是一本书,不会又是什么样稿吧?”李古圆问。

“确实是样稿,人民文学的。”顾陆看一眼寄件人就清楚了。

人民文学确定刊登之后,提前半个月发来样稿。

当前四月中旬,看来发给责编刘勇的稿子,直接被安排到了五月刊。

有点奇怪哦,按照顾陆所想,应该上六月刊,或者七月刊。

“人民文学也不缺稿子,这么急切?难不成是因为要帮蒲松龄短篇奖站台?”顾陆心里猜想琢磨。

算了,还是不想了。

文学杂志的刊登连载,可比通俗的刊登连载,水深得多。

“为什么不拆开?”李古圆问,“你又上了人民文学,牛逼啊!”

“第一次在《人民文学》上进行连载还有些激动,但第二次就感觉还好了。”顾陆说。

“……”李古圆还能说什么,别人有能力装这个逼。

《牛飞》《明白官》《黄英》,本次样刊里面刊登了三个短篇。

要说聊斋新义,必须要结合,或者是了解原文故事才更有趣。

否则就像李古圆,他只能感到,这三个短篇笔力真尼玛强悍。

“说起来,轱辘你昨天不是接受什么报纸采访吗?”李古圆路过报刊亭突然想到。

“《文艺报》这报纸是周刊,一周发行一次,所以昨天星期六他们采访了,肯定是下个星期五才发行。”顾陆说。

原来如此,李古圆在报刊亭,买下一本《少年文艺》,送给顾陆。

难不成?顾陆打开看,果然!里面刊登了李古圆的文章。

文章标题《一碗肉》,一样讲述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李古圆的文风,少年感并不重,“叙事”很有趣。

不比得顾陆有外挂,李古圆是货真价实的少年作家啊!

因此为了庆贺双喜临门,两人临时决定外出吃一顿好的。

愉快而悠闲的双休日转瞬即逝。

很快李古圆就投入到学习之中,顾陆也要投入看小伙伴们学习。

距离上次文艺报采访过去三四天,顾陆收到了一笔意外的转账。

主要是转账方很奇怪。

“两百块,确实不多。”顾陆总算知道,上周《通俗报》主编冯景元临走时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冯景元小顾老师不久后收到一笔钱,但不多,哈哈哈。

怎么个事儿呢?虽说津门文化圈,基本被四九城覆盖,但身为直辖市,某些方面自主能力还是挺强横。

比如高考采用津门卷。

当然顾陆的这五十块和高考没什么关系,而是高三的全市模拟考的自主命题卷,冯景元是语文出卷人之一。

前面介绍过冯景元,应该都知道他的资历,当天津卷的出卷人都没问题。

天津模拟卷的语文课外阅读,就是乡村教师节选。

节选是肯定要节选的,毕竟全文一两万字的短篇故事,卷子也没那么多位置。

说是节选其实还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精炼”,删掉细枝支线,把主线摆出来。

节选的版权费用就是两百块。

“乡村教师,被节选在课外阅读很正常。我记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