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什么时候撤退,宋翊也不知道。
他不在宁国,对于宁国的事情,基本上一无所知,不过粮草被烧了,撤退大概就在这几天,赵军的主将应该不会那么头铁,即使没有粮食了,还要待在城外不走。
这样做,早晚饿死在城外。
宋翊:“应该快撤退了,没有了粮食,还不撤退,城外的十多万人,不得兵变了?不过,还有一种可能,赵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再送来一批粮食,那么赵军一定不想撤退,无论如何都得拖到粮食送来。”
他也知道一些赵军的情况,一旦撤退,之前打下来的优势,都得付诸东流。
换作是他,打到敌国都城外面,快灭一国了,肯定不甘心撤退。
看到宋翊这次送过来的纸条,宁无双眉头一皱。
如果赵国的国力,真的如此雄厚,能在短时间之内,再调配一批粮食过来稳住军心,对于他们宁国而言,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想再烧了,基本不可能。
“不会的,一定不会。”
“再调配粮食,需要时间,赵国的国力,不可能那么厉害。”
宁无双担心地在想。
“你觉得,赵军还能运粮,可能性有多大?”
她又写了纸条,放到花瓶里面,很担心地问。
同时她又认为宋翊应该有办法,认识的这段时间里,发现宋翊好像什么都懂。
宋翊:“我对赵国,知道的不算多,无法判断赵军的情况,不过你们干旱,是不是旱了很久?”
宁无双:“很久了,和赵军有关?”
宋翊:“你们最近的天气,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比如不再那么热,或者天空的云层,比以前更厚了,还可以观察一下,小鸟有没有低飞,有没有搬家等等。”
宁无双:“这些有何用?”
宋翊:“我们这里有一句话,叫做久旱必有大涝,意思就是长久的干旱之后,一定会下一场大雨,如果现在的天气开始转变,说不定这场雨,还是迫使赵军撤退的机会,只是不知道你们那里是否一样。”
一般久旱之后的大雨,还是很大的,很容易导致洪涝。
宁无双看完了纸条,再努力地回想一下,以往如果发生旱情,那么在旱灾结束之后,都会有什么?
好像真的会下雨,而且下的还是倾盆大雨。
通常旱得越久,下的雨越大。
今年就是旱得特别久,如果天气开始转变,那么接下来的雨水,可能会更大。
“应该一样!”
宁无双想到了这一点,写下这四个字放进花瓶里,再匆忙地往寝宫外面去。
已经干旱了那么长时间,或许现在的天气,开始发生变化了。
到了外面,宁无双抬头看向寝宫外的天空,只见云层确实很厚,遮挡了猛烈的阳光,不像以前那样,抬头看到的是蓝天。
天空中有一些鸟儿飞过,飞得不是很高。
偶尔还有一两只昆虫飞过,都是飞得特别低。
这些都符合,宋翊说的情况,看起来像是要下雨的前奏。
近段时间,可能有雨。
“来人,朕要找。”
宁无双又说道:“在皇宫里面,尽量地找。”
那些宫女太监听了一怔,不是很懂陛下为何要找,但这是命令,不得不去找。
他们在宫里到处走,找了好一会。
“陛下!”
终于有一个太监回来,急切道:“御花园……奴婢在御花园,找到了。”
宁无双立马到御花园,果然看到一排长长的队伍,正在眼前经过,便问:“这是不是搬家?”
“是啊!”
另外一个太监毕恭毕敬道:“回陛下,奴婢净身进宫之前,是当农民的,经常看搬家,还喜欢往洞里面灌水。”
宁无双:“……”
灌水就有点不对了。
犹豫了片刻,她又回寝宫,给宋翊写纸条。
宁无双:“你说的那些情况,朕刚才都看到了,天空的云层很厚,鸟儿低飞,搬家,都有!是不是干旱得越久,下的雨越大?”
宋翊:“没错,可能就在这两天,将要下雨了,陛下也要做好准备,防止帝都城内,有洪水倒灌,形成洪灾,浸泡了城池。”
宁无双:“这个朕不用担心,先祖建宁国都城的时候,就考虑过这种因素,因此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城内的排水做得甚好。几百年来,京畿遇到的洪灾,不计其数,但帝都从来没有被浸泡过,但城外的赵军,若是一直不退,肯定会被雨水浸泡了。”
宋翊:“从赵国,到帝都的路上,地势是否比较低,是否有河流、山谷等,容易发生洪水的地方?”
宁无双:“是的!”
宋翊:“我觉得,想要赵军撤退,真的要等这一场大雨到来,不仅可以淹了赵军,还能断了赵军运粮的通道。”
宁无双看了看他们的对话,再三确定,真的快要下雨了,稍稍松了口气,在想宋翊的判断,应该很准确。
只要下雨,还是大雨。
别说运粮的赵军来不了,按照城外的地势,城外的赵军营地,一定会被雨水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