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养活十万人的粮食(1 / 2)

到了城里,宋翊首先找了个古董店。

把那两个花瓶,给他们鉴定是否古董。

古董店的老板,拿起放大镜认认真真地看了十多分钟,宋翊期待地问:“是商周、秦汉,还是唐宋,又或者明清的?”

“不是商周,更像是上周的。”

老板摇了摇头道:“小伙子,你是不是被骗了?这两个花瓶,根本不值钱。”

宋翊:“……”

果然,那个异世界的古董,在这里不算是古董。

瓷器要成为古董,得经过时间沉淀,不同朝代的古董,都有不同的特点、上釉方式等,从宁国直接过来的,没有时间沉淀,宁国的特点,在这里根本无法鉴定。

不过,宋翊还不死心,又找了几家古董店,结果都是一样。

那两个花瓶,最后被他丢到后备箱。

只能通过卖那些金饰,来赚点小钱,但又不能大量卖,他把金饰分作几个部分,在全城里走了一遍,分散地卖出去,如果有人问金子的来历,就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祖上当过地主,实在很缺钱,不得不拿出来卖。

这样还不容易卖,买家以纯度不够为理由,压价压得厉害。

卖了部分金子,只得到十多万。

“宁国缺水缺粮。”

“水有了,下一步需要粮食,十万人的粮食,数量还是巨大的,买了那么多粮食回来,我该放在哪里?”

宋翊看了看刚才卖金子赚到的钱,足够买一大批粮食送过去。

总不能直接在粮商的仓库里,把那些粮食送走,这样的话,花瓶的秘密要守不住。

“先租个仓库。”

宋翊想着往市中心去了,找到一个中介,租了一个在郊区的,租金不算特别贵的仓库,暂时租一个月,以后有需要再续。

仓库有了,宋翊再去买粮食。

买的都是大米,这个最方便,古人没有那多要求,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够了。

他找到当地的粮商,以捐赠给贫困地区为理由,买了两千袋大米,一袋一百斤,应该够十万人,煮粥食用一段时间,再给了那个仓库的地址,让粮商必须当天送过去。

同时他又想到,盐是古代军队,必不可少的东西。

又买了五百多斤海盐,还是粗盐,没有经过过滤提纯那种,至于为什么是海盐,是因为比较便宜,可以买得多一点,同样给了仓库地址,让他们送货。

下午两点多,宋翊来到仓库。

粮商的大卡车正好到来,他打开仓库,等他们卸货。

同时,买的盐,也送到了。

只要愿意给送货的费用,他们的效率还是特别高,当天可以到货。

当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

粮食都进了仓库,宋翊给他们付尾款,人就离开了。

看着满仓库的大米,等会要送去帮女帝驱逐外敌,想到自己也能挽救一个国家,貌似还有点成就感。

念及至此,宋翊回到车上,把花瓶拿出来,再拿出纸和笔,写道:“准备接收粮食。”

先把纸条放进花瓶,随后他到仓库里,默念把大米和盐全部送过去。

也就一个念头,两千袋大米,眨眼间全部消失了。

看着空空荡荡的仓库,宋翊没有留在这里,开车回家,等女帝的回信。

——

宁国,皇宫。

宁无双把朝中群臣,聚集在大殿上。

如今有水可以缓解部分危机,等到宋翊把粮食送来,他们就能和外面的赵军耗下去,接下来也该商量,如何进一步守城和退敌。

她相信宋翊,一定有粮食送过来。

“陛下。”

余文瑞首先起来说道:“如今我们有水,军心民心可以暂时稳住,但稳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没粮。若要继续坚守,必须拿出能填饱肚子的东西,臣认为应该发动全城的人,挖草根、挖树根,尽可能支撑下去,我们能做的唯有如此,希望能把赵军熬走。”

军中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天的粮。

百姓的存粮有多少,谁也不知道,但肯定只少不多,相信大部分人,早就开始挨饿,近两天说不定还是靠喝水填肚子。

一旦没有粮食,城内可以吃的东西,只剩下树皮、树根和草根等东西了。

“树根草根,哪里是人吃的?”

兵部尚书郭文林首先上前,反对道:“以目前的处境,我们宁国,再无取胜的可能。赵国声势浩大,国力十倍于我们,臣认为还是打开城门投降,或许还能保存宗室,我们都不用死,城内的百姓也不用饿死。”

他是投降派的人,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投降派。

丞相杨宪是投降派的主脑,但他隐藏得很好,从来不主动发声。

像兵部尚书郭文林,就是帮他发声的人之一,六部尚书之中,除了工部,其他都是他的人,那些投降的言论,就是这五部尚书帮他传出去的,自信已经掌握住整个宁国朝堂。

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

这么直接的,要投降的话,还是一种挑衅和威胁,听得宁无双的脸色一冷。

“朕有令,不得再议投降,朕不希望,再听到投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