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助力元龙(3 / 3)

三郡深受盐豪、海贼之苦。登未来时不知,来后方知海贼盐豪之害,有胜于猛虎也。”

刘封恍然,内心颇为惭愧。

或许自己是太过于功利了。

可如今乃是大争之世,自己的战略的确又是能最快安定天下的方法。

曹刘孙三家鼎足而立的时候,天下在册人口不过八百万,即便有大量的隐户,可难道这些隐户还能比得过灵帝时?

要知道隐户这东西,并不是乱世之后才有的。

天下大乱之后,隐户一样是减少的,难道曹操屠戮徐州的时候,还会分你是在册还是隐户?

因此,只要刘备能尽早掌控天下一天,就能多保住一分万千黎民百姓的性命。

“你且宽心,半年之内,我必将兵马交还于你。”

看见刘封有些恍惚,陈登还以为对方是在忧心南兵北调的事情,赶忙做出保证。

这会儿是三月份,最迟九月南边就要动兵,即便广陵晚动,那十月也该动手了。

如果考虑到路上耗费的时间,满打满算,这些借调的兵马陈登是用不到半年的。

不过即便如此,陈登也相当满足了。

哪怕不动手,就冲这多出来的六千精锐,一千骑士,盐豪们估计都能吐出不少好处来。

这就是刀把子的威力。

刘封却是醒觉过来,笑着摆了摆手:“不急,这六千兵马就交给元龙先生了,你用完了再还我们,若是耽搁了,明年再还也是一样。”

“此话当真?”

陈登面露惊喜,随即又正色道:“子升你愿助我成事,我感激不尽,可伱要是因此而耽误了南下战略,可就成了因小失大了。”

刘封笑了起来,笑容中满是自信:“元龙先生你且放心,南下之策,尽在我胸中。六千兵马,还不至于影响大局。”

陈登静静的盯着他,片刻后缓缓点:“好,登就此谢过子升,日后但有所命,绝无推辞。”

眼看着陈登身体日渐好转,刘封留下华佗继续照看,自己则先一步赶回郯城。

时间已经来到三月,各项工作还急于展开,最大的几件事情都需要刘封亲自去推动。

首当其冲的就是安排广陵民夫,这次南下江东,广陵最少要准备一万五千名民夫,这些人可以安排在夏收之后开始动员,但名单却必须尽早确定。

如此一来,时间一到,即可按部就班的征集人手,以免耽误了军情。

还有就是整个刘备势力范围内,将会再招募一万士卒,这些士卒会进行基础训练,然后作为补充兵,随时补充前线的损耗。

再加上大军回归徐州,各项犒赏要及时发放。

下半年又是一场大战,尽快的犒劳奖励士卒,能有利于士卒保持士气,恢复战意。

按照刘封的调度,太史慈、张辽和徐晃回到郯城之后,会交出所部的步卒。然后被编制为骑兵军,各自辖制两千人,总共六千骑。

以太史慈为主将,张辽、徐晃任副将,在八月中悄悄进驻东城,随时准备奔袭芍陂,摧破九江南部的袁术援军。

同时,贾逵则带领本部一千人并贾斌一千三河骑士,北上东莞,听从陈登调度。

再飞令赵云所部,即日整装,准备北上东莞。

开拔时间为高顺所部南下接手广陵城防之时。

最终,整个豫扬战役布局已经彻底形成。

西线由关羽一军组成,关羽为主将,何仪为副将,总兵力一万五千人,另动员一万黄巾青壮为民夫,押送粮食军械。

给关羽的命令相当简单,主要就是让他弹压汝南西部的城邑,这些县邑愿意投降,那就再好不过,如果不愿意投降,关羽也不用强攻,继续往中路靠拢即可。

对于沿途的黄巾军,可以何仪为首进行交涉,能劝降的一律劝降,给与徐州军职。

不愿意投降的,只要没有敌意,就不用去理会。

中路则以刘备亲卫军为核心,下辖四个校尉,分别是他亲卫校,夏侯博校、卓膺校、陈到校,合计一万八千人。

然后再从沛国调田豫六千人往援,总兵力为两万四千人。

东路则是张三叔亲自出马,统兵六千,南下龙亢。

袁术在龙亢不过驻兵千余,当可一股而下。

至于徐州,此时已成腹地,千余郡国兵驻守完全不成问题。

况且江东二张还在郯城坐镇,地方士族中的头马又都是刘备铁杆,张飞继续坐镇郯城,实在太过浪费他的能力和部曲了。

最后就是广陵这一路了,刘封让高顺替换了赵云,接防广陵城。原本赵云也在广陵军团中的,不过现在被调拨去了东莞帮助陈登。

因此,广陵最终的兵力其实也没变化,集结了高顺、徐盛、潘璋等部,还有水军六千人,总兵力为一万八千人。

同时,这几部人马还有继续扩充的可能。

只是目前情况,补充兵优先扩充刘备亲卫和张飞、关羽所部。

只有在补充兵有富裕的情况下,高、徐、潘三部则会被扩编为六千人。

毕竟,广陵军团的压力最小,行动最晚,甚至都可能继续保持对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