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双向奔赴(1 / 4)

诸葛亮笑着答道:“此乃是刘使君一番美意,兄长或许是想的过多了。依亮之见,若是叔父依旧打算前往荆州,那兄长可婉言谢绝刘使君之恩德。若是叔父打算留在徐州了,那兄长合该前往州府,拜谢刘使君之大恩。”

诸葛亮看的非常清楚,虽然超出他视线的信息依旧不知,可仅仅是他掌握的情况,就足以支持他做出如此判断了。

在诸葛亮看来,眼下徐州陈家固然是州郡冠冕,徐州第一门第。

可诸葛家又逊色了多少呢?

原本诸葛家在徐州都未必能稳进前十,大概位置在第十到第十五之间。

可现在,却似乎能排进前五了。

这得谢谢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兖州牧。

既然诸葛家都能进前五了,那一个茂才,又如何会引起徐州士族的不满?

只是兄长过于谨慎小心,再加上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才会想要固辞刘使君的恩德。

因此,决定权其实还是在诸葛玄的手上。

若是他愿意留下,那这茂才诸葛家拿定了。

若是他坚持去荆州,那诸葛家都要离开徐州了,也没必要得罪人,还是拒绝茂才为好。

诸葛玄对诸葛亮的意见很是赞同,并且将自己准备留下的消息也告诉了众人。

“刘荆州在信中告知于我,刘徐州恐怕会给我安排一任郡守之职,让我安心养伤即可。”

诸葛玄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忧心忡忡,既担心刘备会不会因为自己先前的拒绝和不敬而为难诸葛家。

不过从结果来看,反倒像是因祸得福了。

不仅自己成了两位刘使君之间沟通的桥梁,自己家两个大侄儿,居然被刘徐州家的公子看中,早晚出入,皆带在身边。

一时之间,郯城上下都知道诸葛家如今受宠的很,长辈是州牧的堂中客,子侄则是公子的出游伴,上升的势头极猛,也让不少徐州中小士族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听到诸葛玄的答案,诸葛谨兄弟俩眼睛一亮,对视了一眼。

之前他们苦劝诸葛玄而不得,没想到刘表只是一封书信,就替他们解决了问题。不过由此可见,刘表在诸葛玄心里的地位有多高。

诸葛谨兄弟俩也算是旧愁刚消,又添新忧。

************

诸葛家兄弟的恩主刘封,此时正同刘、关、张、太史慈、潘璋和张辽一同去马场看马。

让刘封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关羽竟然和张辽一见投缘。

虽然关羽对太史慈很是钦佩,双方关系也保持的不错,对潘璋也挺看的入眼,算是认可潘璋的能力。

可这一切与张辽比起来,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

关羽和张辽之间当真就像是命中注定的挚友。

后世一直传关羽和张辽是老乡,所以关系好。

这其实是应该算是非常火爆的谣言,因为雁门和运城都隶属于山西,就认为关、张是老乡,这是典型的以后世人视角看历史。

从东汉当代的视角来看,关羽是司隶州人,属河东郡解县。

张辽则是并州人,属雁门郡马邑人。

不但不同郡,甚至都不是同州人。

东汉人以郡为国,县和州反倒是次要的。

可不同郡不同州,张辽和关羽怎么都不可能算是老乡的。

反倒是徐晃,这位出身河东郡杨县,从以郡为国的角度来看,徐晃可是百分百如假包换的关羽老乡。

说张辽和关羽是老乡的人并不知道,哪怕是后世的山西,运城人和雁门人之间的方言也是差距很大的。到了东汉时代,这俩地方的人不用官话,几乎是没法沟通的。

关羽和张辽唯一一個共同点,或许就是极其自信和骄傲吧。

哪怕张辽情商比关羽高了不少,可他的情商也仅限于对看的上的人。

而对于那些看不上眼的人,不说和关羽一模一样吧,也只能说是如出一辙。

不过幸好这一次出行,关羽、张辽算是一见投缘,太史慈、张飞则是用实力征服了他,而刘封是刘备的宝贝好大儿,潘璋则是刘封的亲随。

张辽这才给了面子,言谈笑语,竟表现的十分随和。

关羽和张辽聊的投机,各种话题聊的飞起,太史慈也时不时的发表了一些看法,也让关、张二人眼前一亮。

只有潘璋和张飞露出了一副你们说的好像很厉害,但我好像没听懂的表情。

张辽用兵,与关羽很像,属于典型的胆大心细。

不论是白狼山,还是合肥城,张辽看起来像是无脑猪突一种办法,可其实决定的原因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白狼山,那时两军猝不及防,半路遭遇,此时狭路相逢勇者胜。

正是铁骑建功之时,犹豫就会败北。

在合肥城,却是敌军大军压境,兵力远超城中,而短时间内曹操又绝对没有援兵可派。

这时候让孙权从容围城,那结果也就是能坚持多少天的差别了,只有主动出击,才是破局的唯一办法。

看见关、张聊的相当高兴,刘备也很是高兴,频频和刘封颔首。

原本刘封只是想挖一个高顺,却没想到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