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心满意足(1 / 4)

辛评压住心中的激动,尽量保持平静的追问道:“使君此言当真!?”

刘备却很大度的一笑,点点头:“备如何敢戏弄尊使,显思之能,备也曾亲身领教,若是由他担任青州刺史,相信也能平定地方,让青州百姓重享安宁。”

“使君此言大善。”

辛评顿时来了精神,对袁谭好一阵吹捧:“大公子年纪轻轻,就得军中众将效力,每战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又有容人之量,每每推功于下,故而能得人死力。”

“大公子也曾对评说起,昔日同使君沙场交锋,几次险些为使君所败,若非使君屡受田楷拖累,大公子也未必能胜得了使君。”

花花轿子人抬人,刘备都送上了如此大礼包,辛评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更重要的是,刘备此举,是否暗示了他亲近袁谭的态度?

如果这态度属实,那辛评可就是坐享其成,白白得一大功了。

能得刘备这样的强藩支持,对于袁谭地位的稳固是极有好处的。

即便是袁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不能不考虑己方盟友的态度。

更何况徐州刺史蒸蒸日上,袁谭一旦入主青州,就和徐州接壤了。若是双方态度亲近,不但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更还能相互通商,互通有无,何乐而不为。

“显思之能,备可是亲身领教的。”

刘备的态度相当和蔼,完全不计较昔日之败的样子,让辛评悄悄松了口气。

“不过,备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辛评立刻从狂喜中清醒了过来,知道这句话很可能是整件事情的关键。

刘备这是在提要求了。

如果袁绍能答应,那么这个大礼包就是他辛评和袁谭的好处。

如果袁绍不能答应,那么这大礼包不说一定没有了,但很可能就要袁谭和辛评来付出代价了。

辛评振作精神,答道:“使君何出此言,但有所想,可尽管吩咐。”

“田楷冒领刺史,又屡次越境劫掠,此为反贼之举。显思欲击中,乃是为国平叛,备当全力支持。只是孔文举乃是朝廷所拜的北海国相,又是天下闻名的大名士,本身也着力于保境安民,与田楷并非同流。”

“备与孔文举素有交往,感情颇深,当修书一封,劝说文举。使其远离田楷之流。”

刘备看着辛评,询问道:“不知显思能否容得下孔文举于北海?”

辛评明白了,刘备开的条件就是孔融和北海国,或许还要再加上个东莱郡。如果控制不了北海,袁谭想要掌控东莱就只能隔海占领,这不但劳师动众,而且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和平原等四郡一比,此时的东莱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青州六个郡国,主要的精华其实是在大河两岸,尤其是平原国,不但是青州的翘楚,就算是在整个东汉郡国里,那也是能排进前十的,不但地处大平原,还兼有盐铁之力,又背靠大河,人口百万,可谓是膏腴之地。

北海国人口虽多,但其境内山地众多,却又少矿产,经济其实和乐安国、齐郡、济南郡差不多,远不如平原国。

青州有盐铁之力,可大部分的铁矿资源以及铁官营,都是在平原、齐郡、济南郡和乐安国里,北海国和东莱郡只有寥寥无几的两三处铁矿藏。

辛评迅速的做出判断,如果这么划分的话,袁谭未必吃亏。

因为本身袁谭、辛评等人对要不要碰孔融,就很犹豫。

在原时空里,袁谭也是在建安元年(196年)才出兵灭了孔融,孔融和他的家小也被袁谭所掳。

而被天下公认的当世经学第一人郑玄,就是在这时候痛失自己唯一一個儿子的。

他的儿子郑益恩,被孔融举荐为孝廉,因此有了举主之谊。

在孔融被袁谭攻灭的时候,郑益恩被郑玄派去营救孔融,结果兵败被杀。

可现在这个时空,刘备的徐州集团越来越强盛,而刘备和孔融关系又极好,这让袁谭很是忌惮。

如果一直这么拖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

辛评这次过来,也是有心和刘备谈一谈青州的问题,这既是袁绍的命令,也是他和袁谭的需求。

只是没想到,刘备倒是先开口了,而且给的条件相当不错。

“使君此言,窃以为甚为有理,乃至理名言。”

辛评斟酌道:“外臣回去之后,定当将使君的善意如实回禀我主,并极力促成此事。”

刘备顿时大喜,朝辛评拜谢道:“如此,就有劳尊使居中调和了。”

辛评赶忙离席避让,回拜道:“使君乃是一州方伯,评不过一介文士,如何敢当使君大礼。”

刘备却上前拉着对方重新入席:“先生何以菲薄,备昔日在洛中就曾听闻过先生大名,只恨当时备人微言轻,不得拜会先生,否则何至于现在才能得见先生。”

辛评感动的回握住刘备:“评何德何能,竟能得使君如此厚爱,实愧不敢当。”

双方重新归座之后,辛评再度开口:“我主听闻使君同兖州曹使君有些误会,特命我此来居中调节,为两位消弭误解,以免酿成更大的悲剧。”

袁绍对曹刘的态度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