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 157 章(1 / 2)

戏明 春溪笛晓 1685 字 2023-02-19

枸杞的养生效果,早在《本草纲目》编成之前就已经广为人知。 按照《本草纲目》总结的前人养生智慧,春天适合吃枸杞叶,别名“天精草”;夏天适合采枸杞花,别名“长生草”;秋天采枸杞子,这倒是直接叫“枸杞子”;到了冬天,可以挖枸杞根,别名“地骨皮”。 且枸杞也不止春天能吃,到了秋天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却老枝”。 听听这又是天精又是地骨、又是长生又是却老的,足以证明古代养生人对枸杞的高度评价。 所以大伙家里都多少都囤着点枸杞子。 就这种人人家里都有的玩意,哪里值得丘濬这么得意?! 还直接往茶里放,不愧是南海边上长大的南蛮子,吃枸杞都比旁人粗野! 丘濬见大伙都对自己投来关注的目光,丝毫不在意他们眼神里的复杂情绪,趁着没什么要紧事“顺便”和他们聊了聊,说王家那小子不知怎么回事,非要跟他说枸杞养生,还叮嘱他天天泡水,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瞧这还没春天呢,就邀他去看花,不就是能开百来朵花的牡丹花树吗?哪里值得特意邀人去看? 还说要亲自种枸杞给他吃,那种满大街都能买到的玩意有什么稀罕的?年纪小就是没见识! 刘健:“…………” 有什么办法让这家伙闭嘴吗? 好在国事繁忙,内阁里头适合闲聊的空档不多,且大家都不太想给这小老头儿陪聊,所以他也没明贬暗炫多少句,就继续喝着枸杞水看公文去了。 这天王华跟着谢迁他们入宫给朱祐樘讲学。他们结束一系列严肃的经筵教学过程之后结伴往宫外走,路上恰好遇到刘健等阁老。 他们自然恭恭敬敬地停下行礼。 不知是不是错觉,王华总觉得刘健多看了自己几眼。 等出了宫门,王华才和谢迁讨论起刚才刘健的古怪来。 他没干什么可以传到内阁去的事啊! 谢迁沉吟片刻,说道:“可能是文哥儿干了。” 王华陷入沉默。 这,还真的挺有可能。 王华也不知道文哥儿哪来那么大面子,干点啥都能弄得人尽皆知,不是叫诸位阁老听说,就是直接传到皇帝耳朵里。 这是多少朝臣都得不到的待遇?! 王华回到翰林院就把文哥儿拎去问话,看看文哥儿有没有干啥坏事。 文哥儿觉得自己老冤枉了。 他哪里做了什么坏事?他每天都好忙的好吗?刘阁老倒是个好人,他们家还有刘阁老送的牡丹花呢! 只是刘阁老为人太严肃,比之老丘还要更严谨一些,他不太习惯往刘阁老家跑。 等等! 对哦,刘阁老送过他牡丹花! 文哥儿陷入沉思。 王华见文哥儿那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由问道:“你想到了什么?” “我昨天邀请丘阁老春天去看牡丹花树!”文哥儿大胆猜测,“您说丘阁老是不是跟刘阁老他们说了,刘阁老因为我没请他心里不高兴!” 唉,没想到他王五岁还是这么受欢迎,真是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王华:“…………” 王华说道:“你以为丘阁老和你一样,有点什么事就嚷嚷得人尽皆知?再说了,刘阁老也不是那种你不请他他就不高兴的人!” 这小子真是一点都不靠谱。 文哥儿听了觉得也对,顿时有些纳闷了:“那我就想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了。” 王华想想文哥儿最近都在忙着他的种田大业和摆摊大业(且两个都在赔本),也觉得谢迁可能猜错了,这事可能和文哥儿压根没关系。 既然毫无头绪,王华也就不想了,专注地回到自己手上的工作里头。 文哥儿莫名其妙被他爹质问了一通,只觉郁闷得很,转头遇上李东阳,便和李东阳说了一通他爹的坏话。 别人都是智子疑邻,他怎么老怀疑自己儿子呢! 不应当! 李东阳了解完事情始末,不知怎地竟觉得文哥儿的猜测很有道理。 说什么丘阁老不爱到处说,上次那个“大胃王”的说法不就是丘阁老给传出去的吗?他的“不爱说话”仅限于他不想搭理人的时候,换成他自己想说的时候谁都堵不住! 李东阳用“你小子厉害啊”的眼神瞅了文哥儿一会,觉得再没有见过像文哥儿这么能搅动朝堂风云的小孩儿了。 看看,邀人看个花都能邀出点内阁矛盾来! 李东阳笑眯眯地询问:“你小子只邀丘阁老去看花,不邀我们去?” 文哥儿:????? 这是重点吗?!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重点难道不是一起谴责他爹! 文哥儿道:“那花不是我的,等我与赵叔商量好了再邀请大家去!” 李东阳也没为难他,笑着表示刘阁老那边的事包在他身上,他找机会去探探底,瞅瞅刘阁老是怎么个想法。 文哥儿是不记事的,听李东阳这么一说就把事情撂下了,继续赶自己的功课去。 他现在把每天的功课压缩到一早上,时间还是挺紧迫的,不赶完作业下午就摆不了摊了! 吃过午饭,文哥儿便去老地方支摊子代写书信。大家都知道他这里是玩票的,没事就爱过来找他唠嗑,给他讲讲市井里的新鲜事。 像最开始那种负心人害了佳人性命的恶事不多见,新鲜词儿倒是让文哥儿听了不少,都是家中大人和翰林院诸多师长不会与他讲的。 比如这日两个宦官结伴而过,文哥儿本来不太在意,有个闲汉就与文哥儿讲起了他们为什么出城。 原来城外有座寺庙,里头供奉的全是宦官“菜户”的牌位,每逢忌日这些“菜户”的“丈夫”就会想办法出宫去拜祭。 文哥儿听得懵懵懂懂。 “什么是菜户?”文哥儿纳闷地问。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