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西班牙投降(1 / 2)

随着天气辅助系统的建立,以提供天气情况为业的气象公司随之诞生,当然了,这样的公司都是官营。

同时间,中美洲,墨西哥湾。

随着欧洲战事渐渐陷入沉寂,明军在中南美洲掀起的进攻狂潮,却才刚刚拉开了序幕,明军以雷霆之势横扫秘鲁,智利,南美各地之后。

又将兵锋一转进入了墨西哥湾,随后的暴风雨和领航员的缺乏,使得明军舰队不得已返回了科隆港。

此时在纽约,已经陷入风雨飘摇的西班牙殖民政府,想要极力说服掌权的荷兰议会拍加入战争,但是徒劳无功。

等到5月天气转好,明军舰队便迫不及待的再次出动,炮击了墨西哥湾沿岸的港口韦拉克鲁斯港。

维拉克鲁斯港,是墨西哥东海岸的最大港口,位于东南沿海的西南岸,濒大西洋,比邻美洲东海岸大西洋流域,素有墨西哥“东方门户”之美称。

整个墨西哥约1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六分之五是高原和山地。

矿业资源丰富,地下天然气、金、银、铜、铅、锌等15种矿产品的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

6月,经过几次试探之后,明军搞清了这座墨西哥门户的虚实,发现那里的要塞十分强大,大概有八千名西班牙军队,固守在花岗岩打造的要塞里。

在长达一个月的炮击里,大明舰队除了在这里浪费了大量弹药外,简直是一无所获,因为坚硬的花岗岩挡住了大部分实心炮弹。

明军在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路上,遇到了第一颗硬钉子,主帅颜继祖大怒,下令集结兵力强攻。

于是明军集结了数量多达八艘的风帆战列舰,掩护着多达两万人的登陆部队,开始了对港口的狂轰滥炸。

其中英国战列舰6艘,法国2艘,这也是法国首次派出战舰参与联军,对西班牙人发起的进攻。

不久,强大的联军舰队到维拉克鲁斯外海,发现港内西班牙人拼凑的三百多艘军舰,分为三个纵队驻泊。

整个港口拥有三个炮台群,深入大海的主炮台三面环水,拥有120门炮,另两个炮台在内陆的两座山上,分别拥有24门炮,炮台顶部有铁制屋顶,可以抵御炮弹打击。

联军仔细侦察了3天,制定了一个分进合击的计划,以舰队主力正面压制西班牙人的舰队和炮台。

派出一支由6000明军,携带着大炮的分舰队,从侧翼发起了登陆作战,很快明军登陆部队从港口的南北两面登陆,包围了维拉克鲁斯。

之后,明军在大炮掩护下发起了进攻,西班牙军队反击,但是山上的两个炮台群在两天天内被明军占领。

之后明军舰队炮击主炮台,并且从两翼开始迂回,在此战中,明军突然祭出了一种新型火炮,这种火炮后来叫做榴弹炮。

总所周知,榴弹炮的省管长度与口径之比较小,装药号数较多,既可进行低射界射击,也可进行高射界射击,最大射角可达七十五度。

并且,榴弹炮比直瞄加农炮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改变装药号或改变射角的方法获得不同的射程,具有较好的火力机动性能。

对于这样坚硬无比的花岗岩炮台来说,其杀伤力比传统的加农炮大的多,尤其是适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及水平目标射击。

明军亮出的榴弹炮,身管长多为7到16倍口径,最大射角为20°~30°,射程在两公里左右。

这东西其实早就被发明了出来,只是没有大规模装备在舰队上,因为这东西有个致命的缺点,射程太近并且装药量大,这就导致冶金技术不过关,便很容易发生炸膛。

为了解决炸膛的问题,聪明的工匠们发明了栗色火药,也叫褐色火药,因为使用的碳化不充分的木炭的颜色而得名。

栗色火药燃烧速度慢,用做巨型火炮的发射药不易炸膛,褐色火药的制作从一开始就比黑火药繁琐。

首先用来做炭的材料必须是直径2、3寸的柳柴,去除浆质后蒸24小时,然而削去柳皮烘干后装入铁桶内。

每桶装120磅柳柴,再烘烤12-14小时,而后用泥将桶口密封,等冷却后将成酱色的柳柴取出用机器磨成粉料。

其次是硝和硫磺的处理,需要将成品硝石烘成半干状态,然后和硫磺混合成粉料。

之后是拌料。每94磅硝磺粉加入炭粉18磅搅拌成药料,然后送入碾药房碾压。比较特别的是,碾压的过程中会不断加水。

最后将药饼粉碎成颗粒,压制成6角形(平面形状)的药饼,每个药饼必须厚1寸、宽1寸3分,重1两2钱2分,不合格者将剔除,不得进入烘药程序。

药饼进入烘药房后,在华氏60度环境下烘烤2-3周,而后还将测试每个药片的水汽含量,达标者才能包装。

当明军从战舰上发射的榴弹炮,以高抛线的方式落入了炮台后方,并且大量采用了葡萄弹,燃烧弹。

顷刻间,西班牙人驻守的炮台化为人间地狱,6000名士兵在横飞的葡萄弹肆虐下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很快炮台守军被摧毁后,西班牙军队宣布投降,这种通往美洲东海岸的大门落入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