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泥泞中挣扎(1 / 2)

自然,这份协议对周世显来说是独断专行,如往常一般顺利通过,随即在港口里发霉的退役战舰满载着物资开始出发。

在这批援助物资里除了老旧战舰,还包括了价值三千万龙元的火枪,火炮,以及用来打造军械的铁料一批,并且这些东西统统是免费的。

按照协议,战争中消耗和损毁的所有物资均不必被偿还,战争结束以后剩余的且可以用于民用的物资,则需要被付款。

这里面可就有猫腻了,你琢磨吧,名曰租借,实则一箭双雕,唆使奥斯曼军队咬住、咬伤、咬残俄军,消耗大国竞争对手。

又可以向奥斯曼王国收租子,大发战争财,当然了,想要这么干首先得控制这个王朝的上层,比如女苏丹哈缇婕。

老旧的战舰,军火还可以去库存,这便是一举三得了,不久的将来,大明还会找出借口,租借作战性能更强的战舰,武器给奥斯曼人。

果真如此,沙俄将会被死死拖在克里米亚,另外还可以把刚刚开发出的某种新武器,名正言顺地给奥军先试先用。

既可以给俄军以杀伤,又能达到实战检验新武器性能的目的,这些新式武器一旦出奇制胜,俄军便会伤痕累累,甚至改变战争走向。

当然要支持全面战争,少支撑战争的后勤保障物资,如粮食、燃料、交通工具等源源不断地交到奥军手中。

这些物资支持奥军和俄军持久交战下去,直到把俄罗斯拖残、拖垮、拖死,发一笔战争财。

现在把武器租给你,借给你,战后你要还回来,还要把租金交给我。

要知道,这可不是几两碎银,战后还租金,恐怕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还不完。

最后大明通过《租借法案》,达到长期控制奥斯曼军队的目的。

租借什么东西给你,什么时间交付,租金几何,都是美国说了算,你奥斯曼军队要听话,不听话,随时断租。

奥斯曼军队只能唯大明马首是瞻,言听计从,甚至逆来顺受,任其摆布,战后还租金。

奥斯曼王国的经济命脉又掌握在大明手中,大概率只能是委屈求全,拿土地资源港口抵债。

又三个月后,克里米亚前线。

隆隆的炮声中,瓢泼大雨落下,这片风景秀美的土地变的泥泞起来,双方不约而同的挖起了堑壕,让士卒住在堑壕里躲避着对方的炮击。

战争僵持不下,直到这一天,前线迎来了一位大人物,这位大人物很低调,没有惊动任何人,便乘坐一艘大明战舰抵达了克里米亚。

这位大人物叫做李定国,联盟军最高统帅,李定国刚道前线,便将英军,法军,奥军高级将领召集起来开会,表达了自己对战局的不满。

于是联盟军将领们赶忙将尾巴夹紧了,召集部队组织起一次大规模进攻,很快英军四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被召集了起来。

每个师大约6000人。

法军也除了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旅,编制情况和英军差不多,奥军则动用了8个步兵师。

联军在2个明军骑兵师的掩护下,再一次尝试渡河攻击,骑兵在联盟军中的地位很高,这就是欺负俄军武器不行。

俄军军工能力弱,无法生产出大量克制骑兵的新式线膛燧发步枪,相反,俄军的骑兵却被联盟军装备的大量线膛步枪克制。

这一战,联盟军的指挥官便是李定国,一个平易近人的大明贵族,联盟军夜里渡河,还分成了十几个渡口一起进攻,打了个俄军一个粗手不及。

激战一昼夜后俄军溃败,遭到开战以来的最大打击,此时波兰人的心思又变了,突然宣布中立并开始撤离战斗。

波兰人在最关键的时候又摇摆了起来,这让沙皇比相爱感到沮丧和愤怒,仿佛为了给沙皇伤口再撒一把盐。

波兰人的的轻率和背信弃义,终于彻底激怒了沙俄人,从此两国关系再也没有好过。

沙皇感觉到了可耻的背叛,他终于明白自己落入了一个可怕的陷阱,战争和他当初的预想完全两样,敌人越来越多。

而波兰人,以及一些仆从国的保存实力,使他对战争开始失去信心,但战争还要打下去。

于是沙皇严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于是在俄军军团长的指挥下,十余万俄军开始对联盟军发起了反击。

俄军倾全力苦战一天,几位军团长接连战死,还是没有拿回滩头阵地,俄军士气空前低落,第二天向北方撤退。

李定国指挥下的联盟军便乘胜追击,骑兵驰骋之下,且战且退的俄军再次被击败。

疲惫的俄军开始全面撤退,三个月后全面撤离了克里米亚,战争从政治上讲已经没有理由继续。

于是英国人,法国人想要谈判,可是沙皇认为谈判的条件让他无法接受,决心继续打下去,求得一个体面的和平。

李定国也不想俄罗斯此时求和,在他看来,要结束俄罗斯在黑海沿岸的统治,最好办法是将俄军主力部队消灭掉。

于是李定国力主继续战争,英,法,奥三军将领噤若寒蝉,只好同意前线的部队完成整补之后,将会尽快发起另一轮的进攻。

于是战争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