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十二陵被掘,孔氏投虏(2 / 2)

“恨不能早得先生。”豪格懊悔地说道。

若是早得李稼陈协助,岂能有多尔衮蹦跶的余地?

李稼陈笑了笑,道:“若要孔氏归心,须得大王前往孔庙祭拜。”

“至圣先师,值得祭拜。”豪格欣然应下。

千多年传承下来,不管皇帝还是亲王,拜孔子成了本分事。

听到豪格要来祭拜孔子,孔胤植又惊又喜,立刻召集族人迎接。

敲锣打鼓,夹道欢呼,就差没给豪格胸前别一朵大红花。

当然,孔胤植也知道豪格只是以祭拜为名,行招揽之实。

对于这个拷掠爱好者,孔胤植是有疑虑,万一投过去被拷掠了怎么办?

孔府可不是一般的富庶。

不投?

分分钟被抢掠一空,最终的下场就是农奴。

正纠结时,李稼陈拉着他到旁边,道:“我家大王精通四书五经,常以圣人门徒自居,可惜不为人知,如之奈何?”

这么明显的暗示,孔胤植当场就懂了。

“先生勿忧,凡儒学精深而称宗师者,必经孔庙诸博士考校。

大王祭拜时礼制周到,且多有复古之举,非精通四书五经者不可为,老夫认为大王可为儒学大宗师。”孔胤植说道。

李稼陈摇头道:“我家大王文成武德远胜元世祖,儒学大宗师不妥。”

不够牌面,要更酷炫一些得称号。

连皇位都能丢了的小辣鸡还想跟忽必烈比较?

孔胤植暗暗不屑,脸上依旧堆满了笑,道:“老夫以为,当为天下儒学大宗师。”

“善!”李稼陈抚掌赞了一句,又道:“圣人像尚未剃发易服。”

孔胤植如遭雷击,当即僵住了。

要他自己剃发易服,装模作样为难两天也就从了,反正等大清为天下共主后,所有人都一个模样,没人会因此抨击他,但是给孔子像改造型……真怕孔子跳出来抽他两个大耳刮子。

李稼陈笑容不变,说道:“衍圣公,圣人乃天下师,圣人不剃发易服,天下士绅如何能自愿剃发易服?不剃发易服又如何体现恭顺?不恭顺者,留之何益?唯有恭顺之辈,方可得我家大王厚待!”

言外之意,孔府不能做表率,也就不用留了,但是只要做了表率,富贵依旧。

孔胤植为难地说道:“非是小臣不愿,实乃时间紧迫,急切难成。”

李稼陈说道:“无妨,小生已经准备好了雕像,衍圣公可立即换上,余者以后慢慢改正便是。”

“多谢先生体谅。”孔胤植只能表示感谢。

一个造型而已,不影响圣人的纯洁性。

“衍圣公深明大义,小生佩服。”李稼陈表达了敬仰后,又道:“朱以海死守济南,兵精粮足,急切南下,小生想请先生襄助破城。”

孔胤植立刻说道:“这真是为难小臣。”

圣人换造型斗不是问题,襄助破济南更不是问题,问题是孔氏没这个本事啊。

攻城比守城难了无数倍,他要是能攻破济南,直接守曲阜就好了,何必委屈圣人呢?

李稼陈说道:“无需孔氏上阵,只要以孔氏之名运粮进城,而王师精锐暗藏其中即可破城。”

那就没问题。

孔胤植欣然应下。

打济南之前,先客串一下造型师,替圣人换个雕像。

见孔氏归心,豪格大喜过望,当即就要昭告天下,却被李稼陈劝住。

不急这三五天,济南城为要。

于是,孔胤植出了一万石粮食,由一千八百民夫运往济南城。

城外多有白骨暴露,城内倒还安稳,毕竟有孔氏被赞助的粮食,还有一些朝廷运来的。

听闻孔氏运粮来,朱以海大喜过望,立刻就要开门。

“大王且慢。”王卫指挥佥事谢迁说道:“济南城外建虏横行,各城自保尚且不暇,孔氏如何能大张旗鼓送粮来?必为诈城之计!”

朱以海一惊,问道:“佥事以为,孔氏已经投虏?”

“此事非同小可,大王慎重考虑。”张天维语气沉重。

衍圣公都投虏了,我等投了又何妨?

这就是孔氏投虏带来的直接后果。

谢迁说道:“是与不是,一试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