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皇宫和东宫的反应差不多,甘水宫啊,靠山王府啊,镇山王府啊,长公主驸马府啊,秦王府啊、冀王府啊、沁阳公主驸马府啊,全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朝中大臣们,也都是一样。
只不过,沁阳公主驸马府议论的内容略有不同而已。
沁阳公主奇怪之极,问道:“元庆,可是你将消息散播出去的?”
肖元庆立即摆手:“母亲,并非孩儿所为。”
沁阳公主微微皱眉:“昨日酒宴之上,并无外人,故而知道此事者并不多。”
“元虎与梅儿并未出府,你父亲自然不会向外人谈及此事,此事会是何人泄露出去呢?”
昨天,沁阳公主宴请杨枫的时候,曾将所有下人都屏退了,只有她一家人以及杨枫。
因为还未大婚,杨枫自然不方便带着司徒倩和萧月琴走亲戚。
但明年就不一样了,杨枫必须带着司徒倩和萧月琴,才符合礼数。
沁阳公主百思不得其解,但她又相信自己的儿子,肖元庆不会骗他。
再说,以肖元庆的脾气,也不可能到处乱说这事的。
突然间,肖元庆眼睛一亮,脱口道:“母亲,孩儿明白了。”
“此事,定然是表兄故意让人散播出去的。”
杨枫故意让人散播出去的?
沁阳公主一愣:“枫儿故意要出风头?”
故意出风头?
以肖元庆对杨枫的了解,却也有这方面的缘故,但绝不止于此。
杨枫的主要目的,是想向天下证明,他杨枫的水性,大楚国无人可及。
若真是这样的话,日后大楚国南下灭吴,杨显会本能想起杨枫。
杨枫既然泳技极佳,如何会没有研究过水战呢?
肖元庆说过,水战之难,远胜于陆战,因为水势无常,风向无常,因为战船的移动、调转、列阵、围合等等,比骑兵和步兵都要麻烦许多。
见沁阳公主没有明白,肖元庆也没有继续解释,毕竟这已经牵涉到日后的大权之争。
肖元庆相信,只要杨柏在汉州的表现一般,伐吴之事估计就跟他没关系了。
到那时,纵然太子杨钦再怎么不愿意,也挡不住杨枫参战的可能。
还真让肖元庆猜对了,这个消息确实是杨枫派人散播出去的。
燕郡王回京,不闹出点动静来,还是他杨枫的性格嘛。
第一次,中秋节进京,书画、诗词,曾经一度出现了雒阳纸贵的情况。
第二次,杨枫押解崔广瑞进京,舌战群臣、扳倒赵永水,尽诛云州高官。
这一次,春节进京,先是签名售书,然后又来一个游泳的打赌。
当然,若论闹出动静,杨枫在燕州闹出的动静更大。
先是方洪谷大捷,然后是千里袭王庭,接着又是击败呼连单于的复仇,最后又重创东匈奴,逼着东西匈奴一起向燕州屈服。
不久后,遇刺不死,顺手来了一个诈死之计,把西匈奴给灭了。
当然,这还不算燕州吏治,平定山贼,以及经济发展,科举考试等等。
反正,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杨枫的传说已经遍及整个大楚国,甚至于都传到大吴国去了。
正是这个原因,杨枫才决定弄一本《燕州风云录》出来,他要掌控大楚国的舆论导向。
洗脑,就是这样进行的。
一旦大楚国人对燕州风云了解之后,杨枫的形象就会固定,容不得任何人的攻击和诟陷。
燕州这个世外桃源,也会成为大楚国穷苦百姓向往的地方。
到那时,北迁燕州,或许会成为一种风向。
当然了,第一部《方洪谷大捷》,只是引子,先让天下人都迷上这部小说。
第二部《千里袭王庭》,也是吸引人继续阅读的。
而第三部《燕州苦力营》,就有点那个意思了,但也只是王九多等人谋反,杨枫被动还击。
第四部《单于南复仇》,也是打仗的事,吸引眼球的。
第五部《郡王定燕州》,就是平定山贼和整治官吏了,其中就有王耀镇和魏红苟,绝对能让大楚国的所有百姓都拍手称快。
第六部《中秋人团圆》,就是杨枫回雒阳过中秋节发生的事情。
其中,有雒阳百姓知道的事,也有雒阳百姓不知道的事。
文友会猜谜和对联、大闹汉郡王府、寻玉楼捉拿王九多等事,在雒阳城中,早就传开了。
但皇宫夜宴、黄鹤山围猎、书画比赛、大战史万钧等等,雒阳百姓只是听说一些,知之不详。
第七部《一战定匈奴》,就是杨枫与西匈奴联手,将东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逼着东匈奴也不得不向燕州屈服。
第八部《燕郡王引魂》,内容就多了点,有引魂仪式,有维人刺杀,有诈死之计。
第九部《灭燕有三策》,就是燕州对西匈奴的最后一战,只剩下一个东匈奴苟延残喘,对燕州再不能构成威胁。
后续呢,还会有第十部,第十一部……
这个《燕州风云录》呢,杨枫只是写出了大纲和细纲,具体的文字填充,则是交给了诸葛青凤、杜秋娘和辛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