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筑保卫柏林的防线时,德军充分利用奥得—尼斯河这一天然屏障。在该处构筑出梯次配置的三道防御地带,工事极为坚固。
在市区,德军将城中各个大型建筑都改造成坚固的火力支撑点,在通往市中心的街道上还设有街垒,十字路口和广场上都配了火炮,埋伏了坦克,还修筑了400多个钢筋混凝土工事。
由于德军的精锐部队已经所剩无几,守卫柏林的部队,大多数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或年近花甲的老人,普遍缺乏训练和装备。
希大爷为了提高官兵们的抵抗意志,甚至制定了种种严苛的战场纪律。
4月16日凌晨,苏军下达了攻击令。
很快,白俄第1方面军就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御。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在同时发起进攻,并且迅速渡过尼斯河。
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几乎所有炮火,德军终于经受不住苏军暴风雨般炮弹的攻击,开始向市区方向退却。苏军终于攻占了施劳弗高地,并开始向柏林城挺进。
从4月16日至21日,尽管德军拼命抵抗,造成苏军巨大的伤亡,但是苏军仍然突破了德军防线。第1白毛方面军击溃德军第9集团军主力16个师,歼敌7.8万人。德军为抵御苏军而修筑的奥得河防线全部崩溃。
此时的柏林城中,魏德林手上的防守部队已经不到12万人,几乎没有空中支援,仅有几十辆坦克和少量的火炮。
到了1945年4月26日,直接攻击柏林城的苏军共有近50万人,上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空中也是苏军的天下。
单纯从兵力和兵器来说,苏军远远超过德军,而且很多部队具有城市攻坚战的经验。
德军经过柏林外围战的打击,已成强弩之末。通信设施也遭到苏军极大破坏,因此德军彼此之间无法保持有效联系,也就无法协同作战,共同防御。
按照毛熊最高统帅部的安排,攻打柏林市区的任务将由两个方面军协同完成。
斯大林私下里在两军之间制造竞争气氛,借此激励尽快攻克柏林。
1945年4月26日,苏军发动总攻,德军依托每一幢楼房向苏军射击,阻挡苏军的进攻。
在城市巷战中,苏军的坦克强击群经常遭到埋伏在碎石堆里的德军袭击。而且德军士兵采用游击战术来对付苏军坦克,只要一击得手,就迅速遁入房屋深处或地下通道。
苏军为了克制德军的游击战,直接用火炮轰击前进道路上的建筑物,把临街的房子全部炸毁,然后再推进。
碰到入口狭窄的地下室或地下通道,还会使用火焰喷射器。在一些建筑内,来不及拔枪的双方士兵甚至会上演肉搏战。
德军充分利用城市下面的下水道、地铁线路、地下管道和排水沟进行机动灵活的偷袭,狙击手也会时常发射冷枪。在德军的抵抗下,苏军坦克部队和步兵遭到巨大伤亡。
不过,由于苏军具有巨大的兵力和武器优势,德军的抵抗据点最终被一一拔除。
苏军为了减少伤亡,空投了大量传单对德军发动宣传攻势。甚至一些传单还是“安全通行证”,拿着这种传单的投降者,不仅可以免死,甚至可以减少刑期。战后苏联宣称,他们的宣传攻势取得了“显着效果”。
4月27日,柏林城区的攻防战逐渐向市中心一带转移,德军人员持续减少,阵地也不断缩小。当天夜里,苏军已把柏林市中心所在地—蒂尔加滕沙洲团团包围。
德国主要机关,包括帝国办公厅和国会大厦,以及德国元首希特勒,都在这个沙洲里。
蒂尔加滕沙洲四面环水,苏军靠着强大的炮火压制,利用各种方式渡河,很快便攻入蒂尔加滕沙洲。
朱可夫将进攻国会大夏的任务交给第3突击集团军,因为攻击一个大楼不需要所有部队都出动,所以第79步兵军承担了攻击任务。
此时的国会大厦已经孤立,德军对大厦进行了全方位改造,门窗都被封死,只留下一些孔洞进行观察和射击,大厦外面的空地上则布满纵横交错的各种壕沟。
苏军先是用火箭炮和自行火炮对国会大厦进行了30分钟的狂轰滥炸,大厦墙面上瞬时千疮百孔,躲在墙壁后面的德军士兵也被炸得血肉横飞。
趁着德军火力被压制,苏军两个突击营避开德军正面火力,借助障碍物的掩护潜入大厦前的壕沟里隐藏起来,准备随时冲锋。
炮击结束后,这两支突击营乘着德军尚未组织起有效攻击网的空隙,一举冲入国会大厦。
进入国会大厦的苏军与德军官兵立刻展开殊死搏斗。
他们在房间里、走廊上、楼梯口上演残酷的肉搏战。包括匕首、刺刀、火焰喷射器和重机枪在内的所有类型武器,都被派上用场。
杀红眼的德军士兵甚至拿起反坦克火箭弹朝着苏军发射。火箭弹所到之处,苏军士兵马上化作肉雨。如果苏军缴获反坦克火箭弹,他们则会立马还击,让对方也尝尝同样的滋味。
硝烟弥漫中,不断有士兵从楼梯上或破损的楼板跌落到下方,摔在坚硬的地面上死去。
战后毛熊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