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头,出现了一个调停者。
他就是意大利元首,跟希大爷关系不错的墨大爷!
在墨大爷牵头组局下,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大爷在慕尼黑打了场麻将。
麻将桌上,四人分成三派,希特勒咄咄逼人,不停叫胡。
墨大爷时不时放冲,有意无意助力德国,英法眉来眼去,送了不少钱。
就这样,一波麻将打完,英法用劝诫捷克斯洛伐克放弃苏台德,顾全所谓欧洲和平大局的方式,满足了德国请求,慷他人之慨,给了希大爷甜头。
拿着甜头的希大爷当即表态说,此后不再提出任何新的欧洲领土要求。
一看希特勒识趣,英法说,要签字画押!
在英法力主下,德国和英法分别签署宣言,表达了用协商处理问题,欧洲永不再战的期许。
永不再战,这不就是英法心思吗?希大爷用一纸宣言,忽悠了英法,也让张伯伦欣喜不已!
可和平真的靠谱吗?答案当然是不靠谱!
仅仅半年后,希大爷就悍然撕毁协议,一鼓作气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让全世界明白了,这货真的是贪得无厌。
但这仅仅是开始,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不久的1939年9月1日,德国又一次动起刀兵,将利刃强加在波兰头上!
这一次,德国准备充分,跟毛熊眉来眼去的希大爷,借力毛熊对英法和波兰的不信任,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随后算准英法虚弱的德国,闪击波兰,引爆了战争。
战端重启,基于跟波兰的协议,英法只得跟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曾经万家灯火,期待和平的英国人、法国人无奈地开始应战。
只是这应战,却从静坐开始,战壕里的战士们不断窃窃私语,不约而同地在骂人。
被骂的主角,则是张伯伦,一个曾让他们狂欢的人。
当我敲下愚蠢,然后在末尾打上句号时,懂的都懂,张伯伦其实并不蠢!
能当政客和政治家的人,说愚蠢那是妄言,不懂算计,不辨得失,能当老大?
可当时的英国人并不这样认为,那时的他们,主要攻击张伯伦两点。
第一点是愚蠢,批判他对于希大爷的轻信,说他牺牲小国利益,放纵侵略者,用绥靖助长德国野心,是引发二战的关键。
第二点是天真,希大爷不讲信义是出名的,居然还信任希大爷?
第一种说法很现实化,以结果为导向,多了批判的味道。
第二种说法很理想化,以道德为导向,多了辩解的味道。
在这两种说法叠加后,就有了一出现代版的“农夫与蛇”故事在内,也让张伯伦有了给自己辩护的理由:我是高尚的,是单纯的,是忠厚的,但却敌不过卑鄙者都下作。
转而强化了对于希大爷的鄙夷,多了对张伯伦天真的同情。
但,事实真就是如此吗?
大国外交从不是个人交往,希大爷或许言而无信,狡黠无耻,可张伯伦正就是好心办坏事?
纵横世界数百年的英国,玩政治段位有多高,有无数历史实践为证,也有一句名言为证!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道德好心和理想,从不在英国政客字典中,所以换个方式思考或许就懂真相了。
这真相就是,张伯伦,作为帝国掌舵者从不简单。
他可以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忠厚的绅士,一个天真的老头,但实用主义外交才是他的风格。
跟张伯伦亲密配合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这个被丘大爷看重,亲密称呼为“圣狐”的人,是实用主义外交的顶级玩家。
有这两人掌舵英国,主持外交,说他们天真?那真是折辱先辈。
在高尚且柔弱的外表下,用折冲樽俎的外交手段,才是他们外交博弈的本源。
至于这高尚且柔弱外交产生的根源,更多的是和无奈有关?
1937年5月成老大的张伯伦,治理下的英国,是一个看似风采依旧,其实危机四伏的帝国。
依靠海权发家的英国,海权是他的生命线,海权兴旺英国就不会衰弱。
这也是为何大航海时代,促成英国崛起的根源。
绵延漫长的海岸线,在地理大发现后,在航海科技进步后,从阻碍人类交流的屏障变成了加速全球化的高速路,让英国海岛国家的优势得到了全面体现。
拥有优质海岸线,不需要跟陆权国家,半岛国家那样,在陆海两个战略层面选择,让英国有了一心一意面向大海的可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英国的地理位置,恰好又在欧洲大陆,面对新大陆和世界市场的交汇点上,欧陆大多数强国,只要出海,必经英国。(西班牙地中海沿岸除外)
这就让英国能用最低成本,完成海军费效比最大化,轻易控制欧陆其他强国海上生命线。
英国凭借天然战略优势,用均衡欧陆方式,阻遏了欧陆霸权国诞生,还能进行海外扩张。
反观他的竞争对手法国,西班牙等国!
时不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