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6 / 6)

-34或M4坦克,每辆坦克装有一具PT-3滚压式扫雷具。

这些团往往作为苏军装甲洪流的开路先锋,在德军雷场中为后续部队安全通过开辟道路。

苏德战争中,苏联工程兵官兵英勇无畏、表现突出,先后有642人获“苏联英雄”称号。战争期间,苏军工程兵共修复、扩建道路、桥梁、隧道11.7万公里,建筑建设各类营地、设备、设施152万余个;

设置7000多万枚反坦克地雷或爆炸物,炸毁德军装甲或非装甲车辆1万多辆,清除各类障碍及破坏物1.17亿个,有效地保障了苏军战斗行动的胜利完成。

战争结束后,大部分工程兵部队被解散,但广大工程兵官兵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立下的不朽功勋,必将永载史册。

二站时后勤补给和部队调动都是以铁路为主。

战线拉锯的过程中战线铁路基本都会遭到损坏。

苏德双方基本都会在确保新占领区域安全的时候抢修铁路以解决补给和调动的迫切需求。

有时还会出现为了达到战役目标,在战区立刻开修铁路的状况。

铁路易毁不易修的特性和东线垃圾的公路状况。

导致双方的战役目标一般不会超过快速兵团的最大行程。

为什么要提这个,就是要确立二战东线双方这样一个沿着铁路线伱来我回,目标工业区的基本思想。

西伯利亚来的铁路线就那么稀稀拉拉几条,并且西伯利亚大铁路大多是单轨而不是双轨。

就这么几根铁路支撑了毛熊4年多的一切物资军队的东西周转。

铁路调配能力可以说是逆天了。

反观德三,直到战败仍然没有一个高效简洁的行政体制,管理和资源调配一塌糊涂,文献有很多,里面最好玩的也许就是古帅回忆自己在担任装甲兵总监时文字了,里面的古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装甲装备,甚至还要插一脚底盘的去向,才能保证德三的装甲兵得到最应该有的装备。

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如果需要一两个人的“英雄壮举”,那可以证明这个机器的运行规制是失败的或者说不科学的。

德三行政冗余的问题在东欧和毛熊占领区尤为明显。

至少在铁路调度上,毛熊在东线的表现应该是比德国要好的。

第二,苏德战场中北部地形太烂,南部多平原,因此各种包围大多发生在南方战场。

南方那些毛熊打的大胜仗,斯大林格勒这种算是个特殊情况,要从库战后的库图佐夫-鲁缅采夫行动开始(43初的哈尔科夫个人认为并没有出现那么变态的兵力对比,巴尔克曼不群他们在这里吹水吹的很严重)。

库战前德及其仆从军队总数400w+,苏军600w+,但是一线可用坦克数一边才5K,一边才16k,比例算下来,两边平均300人都分不到一台坦克。

因此一方面,二战东线双方主要作战力量,步兵,还是以骡马化为主,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往往被双方集中使用,突破敌军防御或者作为消防救火队。

就算单查数量众多的步兵,除一下苏联辽阔的南北战线长度,平均下来一方一公里1K人都不到。

并且为了保证牢靠稳固的防御,双方都会进行梯次纵深配置,因此实际在南方平原,德军一个步兵师,填5-10KM的战线,是常有的事。

因此,在这种地广人稀的情况下。

双方其实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挤出来人来蓄力而发,德军挤人的手段就是在编制上下文章,装甲师砍一个装甲团,步兵师也砍砍砍,挤出来成立新番号师,一线基本不设置装甲力量,装甲兵集中使用。

作为大纵深进攻学术的运用方,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选定突击方向是基础中的基础,苏军往往会在进攻中把50%以上的步兵,炮兵集中在突击方向上,因此突击方向上的德军肯定会感觉到比例悬殊。

而快速兵团在大纵深学术中要求行进间突破选定方向或者不投入战斗就从选定方向的突破口插入纵深,这就加剧了突破方向上的比例悬殊程度。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早起的苏军由于在进攻技巧上较为生疏,经常采用梯次密集队形进行冲击,这种队形极其相似添油战术,半数以上的突击兵力无法铺在第一线,经常在投入战斗前就被曲射火力大量杀伤。

不过这个时段,苏军人是真多,人力远远没有耗竭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