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希大爷和墨大爷在意大利布伦内罗会晤,最后商定,意大利将站在德国一边参战,但没有明确参战的具体时间。
5月13日,墨大爷对自己的女婿,意大利外长齐亚诺说∶“我要在月底参战。”
1940年6月,法国败局已定。
墨大爷于6月10日对法国宣战,并由王储乌姆贝托亲王指挥意军进攻法国东南部。
但是,意大利军队糟糕的战斗力,并没有给墨大爷脸上增加光辉。
当时法国已经全面崩溃,法意边境的法国军队远少于意军,意军却始终没有取得进展。
6月19日,法国即将战败,墨大爷兴冲冲的乘火车前往慕尼黑与希大爷会晤,他提出意大利占领包括法国海军在地中海最大的港口土伦港、马赛在内的罗纳河流域、科西嘉岛和法国在北非的殖民突尼斯、法属索马里以及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海军基地,同时他还要求将法国所有的舰队、空军和重型武器交给意大利。
如果希大爷答应墨大爷的要求,意大利则完成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结果,希大爷对这个坚定盟友毫不客气。
在6月25日法国和意大利签订的停战协议中,意大利只得到了法国832平方公里的土地。
1940年11月,意大利依托阿尔巴尼亚进攻希腊,希腊军队经过几天的调整防御后,向意军发起反击,意军被迫回撤阿尔巴尼亚。
直到次年4月,德军入侵巴尔干半岛,将该地区除阿尔巴尼亚以外全部地区占领。
1940年8月,法国也已经战败,德国正实施海狮计划空袭英国本土,英国在非洲的军事力量仅有由韦维尔率领的约10万人的部队,其中3.25万人驻守在非洲东部,6.6万人驻守在非洲北部。
墨大爷决定利用这个时机,以优势兵力夺取埃及和英属索马里,控制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进而在红海切断英国的海上运输线。
为此,意大利集结50余万兵力,由奥斯塔指挥东非集群30万人、以格拉齐亚尼指挥北非集群23.6万人投入作战。
1940年8月4日,东非意军从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进入英属索马里。
11日,意军抵近英军图阿干防御主阵地,仅有1500人兵力的英军乘船撤往亚丁。
20日,英属索马里被意大利占领。
随后,意军掉头进攻南部肯尼亚和西部苏丹,在占领肯尼亚莫亚累镇和苏丹卡萨拉镇、加拉巴特镇以后,遭遇当地军民的抵抗,被迫停止进攻。
8月底,英军抽调一部分从敦刻尔克撤退回本土的部队,以及南部非洲的部队增援东部非洲,得到加强的肯尼亚、苏丹和埃及的英军增加至15万人。
1941年1月19日,英印军第4、第5师和苏丹国防军攻入厄立特里亚。
3月27日攻克克伦,打开进入首都阿斯马拉的通道。
4月1日,英军占领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
4月8日,意军1.5万人在红海马萨瓦海军基地向英军投降。
在肯尼亚,英军第1南非师和第11、第12非洲师于1月24日进入意属索马里。
2月25日占领摩加迪沙,进而北上埃塞俄比亚,流亡英国的赛拉西国王返回国内。
3月25日,英军攻占哈勒尔。
4月6日,夺取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5月18日,意军驻埃塞俄比亚主力在主帅奥斯塔的率领下向英军投降,意大利在非洲东部的势力被英国肃清。
在非洲北部,利比亚早在1912年就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
二战前,意大利在利比亚驻有2个集团军的兵力。
其中第10集团军部署在利比亚东部与埃及的边境附近;第5集团军驻守在西部与突尼斯的边境附近。
1940年6月,英军在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撤退,丘吉尔将一部分兵力调往埃及。
此时,埃及驻有英军2个师又2个旅,其中一个师部署于埃利边境。
1940年8月19日,墨大爷致信利比亚总督、北非意军总司令格拉齐亚尼,他在信中说:“德国士兵登上英国领土之日,便是你们发起进攻之时。”
看来,希大爷的担忧不无道理,就连自己的盟友都在觊觎英国的殖民地,期待着英国倒下后能够多分几块肥肉。
然而,墨大爷没有看到德军于秋季登陆英国。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命令格拉齐亚尼元帅出兵埃及。
1940年9月13日,意第10集团军6个步兵师和8个坦克营越过利埃边境,英军稍作抵抗后向后撤退。
9月15日,意军攻占西迪拜拉尼。
英军撤至马特鲁港后重新构筑防线,意军则因补给困难没有继续推进。
此后,驻埃英军得到2个师的补充,随即向意军反攻。
12月9日,英军以1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突击意第10集团军。
12月11日,英军收复此前丢失的西迪拜拉尼,俘虏意军2万人。
1941年1月5日,英军攻入利比亚,占领拜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