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局限于地中海,所以两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都没有突出表现。
所以论数量最多、作战规模最大、技战术最先进、击沉战果最多、损失也最大的潜艇部队当属德国海军。
而作战效率最高、击沉军舰最多的潜艇部队是丑国海军。
潜艇类型最多、技术特点最鲜明,战术运用最差的潜艇部队是霓虹海军。
对潜攻击能力最强的则是英国海军。
老常自然愿意向丑国人下单,也是一种示好嘛。
但是丑国战绩最辉煌,却又最寂寂无名的是丑国的“小鲨鱼”级潜艇。
“小鲨鱼”级潜艇是丑国在二站中建造的常规动力潜艇,也是二站期间丑国海军的主力潜艇。
小鲨鱼级潜艇自1940年开始建造,前后有4家造船厂参与建造,二战期间共建造77艘。
该级潜艇长95米,宽8.3米,吃水深度5.2米,水上排水量1525吨,潜航排水量2424吨,潜航速度9节。采用柴/电推进,水面续航能力为9500海里(10节),水下续航能力为500海(3节)。
与当时各国的潜艇相比,丑国的“小鲨鱼”级潜艇,下潜后的续航能力和机动能力都算不上好,若高速在水下航行,电瓶将很快耗尽电量。
所以,“小鲨鱼”级潜艇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面航行,而且水面的航速也明显比水下要快得多。
可即便如此,“小鲨鱼”级潜艇却在二站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屡屡有重大战果,而且专“吃”大家伙,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比如在菲律宾海战中击沉了霓虹“翔鹤”号航空母舰和“大风”号航空母舰,这样的战绩甚至比丑国航母更辉煌。
莱特湾海战中,还是“小鲨鱼”级潜艇击沉了丑国“爱宕”号巡洋舰和“摩耶”号巡洋舰。
当然,战绩辉煌的同时,“小鲨鱼”潜艇的损失也相当的大,在全部77艘潜艇中,有18艘在战时被敌舰击沉,另有一艘因意外事故而损失,损失接近了四分之一。
因此,也有人说二战时的丑军的潜艇部队是战死率最高的部队。
其实小鲨鱼级潜艇是一站“舰队潜艇”概念的产物。
人们希望这种潜艇能跟随水面舰队一起行动,在前方侦察敌军方位和航向,用鱼雷伺机攻击,为己方主力战列舰决战做好准备。
因此需要有大续航力、不低于20节水面航速和强力武器。
丑国是潜艇创始国之一,早在19世纪末期就有约翰·霍兰、西蒙莱克等一大批杰出工程师在积极探索。
1897年5月,56岁的老霍兰经过38年努力,5次迭代升级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汽油机与电动机结合的“霍兰6号”潜艇,从此将潜艇带入新时代。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潜艇之父”。
1900年4月,丑军花15万美元买下“霍兰6号”潜艇,命名为SS-1号,不久后成立了第一支潜艇部队。
此后丑国潜艇不紧不慢地发展,陆续推出七八种型号进步不大。
直到一站爆发,丑国潜艇才在惨烈的战争刺激下快速提升。
一战后丑军沿着“舰队潜艇”思路继续试验,先后建造了AA-1级(3艘)、V级(9艘)等几艘实验艇,但都不太成功。
直到1940年前后随着科技发展和从鼠海豚级、鲑鱼级、重牙鲷级、河豚级等一系列潜艇上积累的经验,丑国才终于拥有渴望已久的、性能完善的舰队潜艇——小鲨鱼级。
艇身采用单双混合式壳体结构,首尾鱼雷舱是单壳体,艇身中部有外壳和耐压壳。两层中间可以装载压载水与额外燃料,提高了续航力。
4台大功率柴油机分置于两个水密机舱中,抗损能力大大增强。
5400轴马力动力输出驱动潜艇水面最高航速达21节,水下9节。
还拥有11000海里大航程,一次出海75天足够从夏威夷到霓虹跑个来回。
庞大体型也为艇上6名军官、54名水兵提供了其他国家潜艇兵不敢想象的优越生活。
空调、冷藏库、洗衣机都是标配,差不多每一位水兵都有自己的床铺。
轴心国同行羡慕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就算大英帝国海军强盛,看看自己的小潜艇也自叹弗如啊。
舒适的环境、充足的后勤可以让官兵们好好休息士气高昂,在战斗中更有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艇上机械和电气的可靠性,再次验证了“空调也是战斗力”的正确结论。
不足之处就是体型大下潜速度慢,所以设计师增加了一个快潜水舱,能够让潜艇在45-50秒内由水面潜到潜望镜深度。
1940年9月11日,第一艘鼓鱼号(SS-228)潜艇在缅因州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铺下龙骨,1941年11月1日服役。
随后小鲨鱼号(SS-212)于10月5日在康涅狄格州电动船公司开工,1941年12月31日服役。
到1944年4月最后一艘黄花鱼号(SS-246)服役,电动船公司、马尼托瓦克公司、朴茨茅斯和马雷岛海军造船厂共建造了77艘小鲨鱼级潜艇。
其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