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人头(1w)(2 / 6)

a餐肉。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虽然午餐肉几乎不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却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绝对的“三高垃圾食品”,正适合长期疲劳作战的士兵们补充体力。

可以说,午餐肉伴随着丑国大兵们出入了二站的各种战场,见证了战争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后的胜利。

不过这丝毫不能减弱丑国士兵对午餐肉的厌恶,无休无止的spa餐肉对于丑国大兵来说就像敌人的子弹和淋病一样。

他们也给这种倒霉罐头起了很多绰号:仿制肉、下水肉、神肉。

早餐、中餐、午餐,满眼都是午餐肉!

所有官兵一视同仁,连著名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也和百万大兵们一边吃着自己的那份午餐肉,一边骂娘,并暗暗祈祷胜利快点儿来临,好彻底摆脱这该死的下水肉!

后来到了90年代,“spa又被指代垃圾邮件,发明出这个词义的人,其父辈肯定在当年的二战战壕里没少吃这种“神肉”,怨念长久挥之不去吧。

别看午餐肉不受本国大兵们的待见,在其他国家却非常受欢迎呢。

大量的spa餐肉在战争期间被分发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华夏、毛熊、棒国等国,对这些国家的饮食习惯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英国在二战期间也有一种神一般存在的食物—胡萝卜,这原本在战前是喂养牲畜的。

战争中英国政府将这种廉价的、过去无人吃的家伙包装成“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于是胡萝卜风靡起来。

不过当诺曼底战役结束后,英国士兵有幸吃到美军的spa餐肉时,简直惊为天人。

毕竟比起寡淡的胡萝卜,午餐肉实在是“油水多多”的无上美味啊!

午餐肉也因此成为当时物资匮乏的英国最理想的主食了。

spa毛熊红军中也同样受欢迎。

当时的毛熊陷入粮荒,将午餐肉加水烧成糊状,再抹在大列巴上,撒上盐和洋葱末,这样的食物帮助前苏联的士兵迎来了战争的转折。

华夏就更不用说了,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午餐肉得到进一步传播。

对于当时的华夏贫民来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还有八年战争期间,能够缴获小本子的罐头,朝鲜战争期间,能够缴获丑军的罐头,都是很幸运的事情,要是能再顺带收获几罐啤酒,那简直就是过年了。

战后的一些发达城市如魔都,还可以看到午餐肉的身影,丑国也因此给很多华夏人留下了生活奢侈的印象。

不过午餐肉在经过不断的改良后,也成为了华夏部队,特别是野战部队最重要的食品之一。

半岛战争期间,丑军将午餐肉带到了朝鲜半岛,当地的老百姓将午餐肉和辣白菜、蘑菇、泡面、豆腐、辣酱等食材放在一个锅里煮熟,这种吃法被命名为“部队火锅”,一直流传,并称为一道名菜。

午餐肉在棒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为了人人渴望的奢侈美味。

作为棒国最受欢迎的食品,一段时间内,午餐肉甚至是逢年过节一份颇为体面的礼盒,在全球的消耗量仅次于丑国。

虽然不少有钱的棒国人不常吃午餐肉了,但毫无疑问,这个饱含历史回忆的罐头早已成为很多棒国人心中富足和营养的象征了。

二站后期,霓虹军队的整体军力节节败退,物资极度匮乏,甚至出现了吃战俘的情况。

这时,丑军没吃完丢落的午餐肉无意间起到了“瓦解人心”的作用。

小本子吃着剩下的午餐肉,抵抗意识开始减弱,甚至开始质疑到底是不是应该以卵击石,发动这次战争。

战后,霓虹被丑国占领,大量的午餐肉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当地,迅速解决了霓虹饥民的吃饭问题。

而随着霓虹经济的复苏,吃午餐肉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

这这批人也将午餐肉带到了丑国的地盘。

听起来很玄幻对不对,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霓虹劳工移民到夏威夷,由于人数增长很快,霓虹侨民与当地人时有冲突。

二战爆发后,这种冲突继续升级,丑国政府严禁非本国人民出海捕鱼,以免军事情报被泄露给霓虹海军,这使得鱼肉产量锐减,价格飙升。

午餐肉和沙丁鱼罐头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到后来,这仍然是夏威夷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每年要消耗超过500万罐,每年的5月还会举办盛大的威基基午餐肉节来纪念过去的岁月。

午餐肉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原料已经不再只是猪肉和火腿了,而是午餐肉

家族了。

牛肉、鸡肉、鸭肉、肉冻、火鸡、鱼肉等等,口味也有了更多的延伸:辣味、黑胡椒味、照烧酱味等等。

不过,出于长期保存的考虑,亚硝酸盐仍然必不可少,这也让午餐肉吃起来一如既往的咸。

吃法上也更加多元化,午餐肉已经更多的作为配菜或是追忆过去的小餐了。

随着人们在健康和营养研方面的长足发展,午餐肉被更多的认为没什么营养,再好吃,也始终是个应急填饱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