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好多鱼,好多虾(1 / 2)

从施工队离开的第二天起,大雨就倾盆而下了。夏天本就雨水频繁,而这次的雨更是又大又急,结果没用两天时间,村里那些河流的水位蹭蹭往上涨,眼看着都快和地面齐平了。

王庄地处苏北,靠近沂河,所以每到夏季雨水多起来的时候,都会通过一个个小闸来排水泄洪,把河道里的水排到沂河当中去,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眼瞅着河里的水都快漫出来了,村里便开始组织每家出壮劳力去开闸排水。

李二桥家也不例外,其实他们家劳力还算充足,几个叔伯去干活就够用了,本不用李二桥跟着忙活的。可他在家待着实在无聊,就跟着叔伯们一起去了,想着去凑凑热闹也好。

一行人穿着雨靴,踏着雨水,头上戴着斗篷,朝着大队部的方向走去。等他们到那儿的时候,大队部里已经聚了好多人了,毕竟每次下大雨需要抗洪排水时都是这样的安排,大家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也没觉得有啥奇怪的。

村长王大富早就在那儿等着了,只见桌子上摆放着十几个小木牌,每个木牌上都有个编号,而每个编号就代表着一道小闸口。每次抗洪排水都是按村庄里的家庭轮流来,一般是三个家庭为一组,派个代表上去抽签,抽到哪个编号对应的道闸,就去负责那个道闸的排水工作。

李二桥家和另外两家相处不错的人家组成了一个小队,由李老六上去抽签,这一抽,抽到的竟是十一号道闸。说来也巧,这十一号道闸正好就在李二桥家老宅的正对面的大河口那儿。

于是,一行人抽完签后,便径直往老宅这边走来了。李二桥家原本劳动力就挺多的,再加上另外两家的,加起来又多了五六个劳动力,这一行十几个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朝着十一号道闸赶去了。

到了这边以后,除了李二桥在旁边看着,其他人分工那叫一个明确,有负责升起道闸的,有负责测量水位的,还有负责调整水流方向的。大家平日里没少干这活儿,所以干起来特别顺手,没用一个小时的时间,道闸口就被顺利打开了。紧接着,就见那水流急速地从打开的道闸口倾泻而出,那势头还挺猛的,“哗哗”的水声在耳边不断回响着。

李二桥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热闹,眼睛紧盯着那汹涌朝着下游奔去的水流。就在这时,他忽然瞧见那急速流出的水流里竟掺杂着大量的小龙虾,还有各式各样的鱼类,那数量着实不少。

还没等李二桥开口喊出声来,旁边几个人也眼尖地看到了这一幕,顿时着急地大喊道:“哎呀,怎么这么多鱼呀?还有好多虾呢!就这么流走也太可惜了呀!快快快,赶紧回家,安排几个人回去,有网的拿上网,没网的回家拿上桶和背篓过来!”几个人边喊边激动地搓着手,那架势恨不能立刻就下河去捞上一番。

说干就干,李二桥也被分派回家去取渔网了。他家确实有一张渔网,说是渔网,其实就是那种小针网。之前他家门口有河,几个叔伯闲暇时就会在河里下这种针网。这针网就是用一根长竹竿吊着一个固定的、长宽各约5米左右的正方形网子,放到河里,隔个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提一下,通常网子中间就会有一些小鱼小虾。虽说每次捞到的数量不算多,可一天积累下来也挺可观的,往往不用两天时间,捞的鱼虾就够吃一顿了。而且那种小炸鱼,别看个头小,用油一炸,配上青椒,味道别提多好了,用来卷饼或者配米饭都是很棒的选择。

等李二桥把网子拿过来的时候,其他人也都把桶和背篓拿来了。不用李二桥他们几个下水,李老五和其他几家的人已经手脚麻利地把网子的四个角固定在了出水口处。这个时代的鱼获那可真是太丰富了,主要是当下没什么污染,水流又清澈,再加上各个河口都是相通的,大河里的鱼能游进来,小河里的水也能流出去,所以鱼儿繁衍得特别快。而且,现在也没有后世那种电鱼机器以及绝户网的破坏和各种用药去抓鱼,因此,不管是鱼的数量还是种类,都远比后世要多得多。

这不,渔网刚张开没多久,网子下面就已经铺了一层各种各样的鱼虾了,各种鱼混杂着好多小龙虾呢。众人见状,赶忙把拿来的背篓和桶递过去,下面的人便把网子里的鱼和虾捡到桶里,然后再继续把网撑开,放在出水口接着捞。

就这样,不到半天的时间,河里泄洪的水已经泄得差不多了,那边负责的几个人就把泄水闸给关了起来。不过李二桥他们几个可顾不上关心关水闸的事儿,全都被眼前这满满当当的鱼虾给惊呆了。就这小半天的工夫,拿来的七八个桶和背篓全都装满了,就连网子里都还有好多装不下的各种各样的鱼和小龙虾。

等大家都上岸后,按照三家平分的原则当场就开始分鱼虾了。另外两家觉得李家出的人更多,而且网子也是李二桥家的,便坚持要多分些鱼虾给李家。可李二桥的几个伯伯们拒绝了,说好了按家庭来分,那就得公平公正。众人推让了一番后,没有结果,便开开心心地各自提着鱼虾往家赶去了,一路上还都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天这意外又丰盛的收获。

等李二桥他们提着三桶鱼和一大桶小龙虾回到家的时候,在老宅里等候着的李奶奶、婶娘还有几个堂嫂瞧见了,都吃惊得瞪大了眼睛。五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