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救活的(1 / 3)

肺动脉造影可以检测出栓塞的大致位置,还能检测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间接征象为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等。

协和医院的医生可以断定徐慧芝的确是肺动脉栓塞。

医生对徐慧芝这个病例很感兴趣。

事实上。

建国后的第六年魔都的瑞金医院就成立了胸外科,两年之后协和医院也成立了胸外科。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

肺动脉栓塞在当时看起来是很隐蔽的一种疾病,鉴别手段很单一,除了做造影并没有其他办法。

无论是中西医都可能误认为是肺部的炎症。

而李平安在没有做任何西医检查,仅仅是通过脉象就敢肯定是肺动脉栓塞,这很不简单。

医生将胸外科的同事包括科室主任都找了过来,介绍过徐慧芝这个病例之后大家更是感兴趣。

心外科主任给六院打电话找到李平安询问了这个病例。

李平安这个时候才知道徐慧芝等人从六院离开以后并没有立即回乡下而是去了协和医院。

不过。

他并没有在意。

反正徐慧芝不会在六院拿药了,她想到哪里看病就到哪里看病。

李平安介绍了徐慧芝的情况,从生理、病理方面进行分析,还提出如果是肺动脉栓塞的话必然会造成右心衰竭。

呼吸的生理过程是从外界空气吸进氧气,同时排出体内二氧化碳。氧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或肺呼吸。氧气进入血液后,到达身体各组织内进行气体交换,氧被释出供细胞利用,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被血液带走,在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内、外呼吸配合完成整个呼吸过程。

当心室收缩时,含有较多的氧及营养物质的鲜红色的血液(动脉血)自左心室输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进行组织内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含有组织代谢产物及较多二氧化碳的略紫色的血液(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为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而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脏。

从右心室将含氧少而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经由肺动脉,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即静脉血放出二氧化碳(由肺呼出体外),同时经过吸气自肺泡中摄取氧,于是将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经由各级肺静脉,最后注入左心房。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是使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右心室、右心房都和肺部循环有所关联,如果肺部动脉栓塞的话必然会影响右心造成衰竭。

右心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右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足以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心输出量时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全身症状,比如腹胀、腹痛、食欲差、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呼吸困难、水肿等。

肺部和心脏出现问题,并且很有可能造成多器官衰竭,李平安坦言,他的确是给徐慧芝开了中药方子,不过究竟能不能治愈他身上的病却没有把握。

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和李平安通过电话之后心情很沉重,将科室里的几个主治医生叫过来商讨病情以及治疗方案。

李平安分析的有理有据,再加上肺动脉造影的结果支持,对于徐慧芝的病情他们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

究竟使用什么治疗方案却是没有统一意见。

尤其是首诊医生判定徐慧芝确实是有右心衰竭的现象,所有的治疗方案都要考虑到这个现象。

在他们看来,使用中药是不行的,见效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若是中药还没发挥效果心肺等多个器官都开始衰竭,很难将患者抢救过来。

即便是仅仅通过诊脉就确立徐慧芝病情的六院院长李平安不也没有把握将患者抢救过来吗?

至于西药。

溶栓剂根本没有,其他药物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确是相当的难缠。

有医生提出可以使用手术的方式来取出栓塞。

肺动脉是由右心室肺动脉圆锥发出后至主动脉弓下方,约在第5胸椎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在肺动脉的起始部有3个肺动脉瓣,该瓣顺血流开启,逆血流关闭。肺动脉内流的是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

栓塞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如果在这个地方做手术相当麻烦,即便是使用全麻、人工心肺机的方法进行手术也有很大危险。

在心肺部都有病变甚至是心衰的情况下做这个手术风险很大,万一患者支持不住,体外循环建立后回复不过来,迎接她的肯定就是死亡。

医生们都认为李平安不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