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时光悠忽。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一个月里整个八百里草原上平静异常,牧民们一片祥和,一时之间大家都仿佛回到了玉圣节之前的模样。
铁勒人、武川人、巴图人统统汇聚在这里,联营十数里,大家觥筹交错,和平共处,只是终究是有些地方不一样了。
从铁勒乙力的死到铁勒本姓子弟被诛,预示着延续了近两百年的铁勒部已经名存实亡,而随着巴图巴鲁、巴图鲁的战死,巴图部也失去了独立存在的资格。
唯有武川部,因为武川龙和武川秀兄弟而得到了保存,只是如今他们也已经是元气大伤。
所以,尽管看似一切如常,但人们很清楚的知道,三部落并存的日子已经结束,下一个时代毫无疑问,是属于隋唐的。
二月初二,神龙昂首,大地春回,为期近一个月的练兵终于结束了。
这是隋唐挑选的日子,图个吉利。
横空的长箭惊破云霞,耀目的刀枪撕裂天地,那些往日里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和厮杀声在这一天,都统统停歇了下来。
此刻,铁勒部的草场上一个个骑兵方阵正静静的伫立着,马上的骑士手握刀枪,神情肃穆。
他们面对的高台正是铁勒部为举行玉圣节而搭建的高台,只是一个多月以前这里还属于铁勒乙力、武川宏和巴图巴鲁的主场,如今却换成了隋唐。
一身布满刀枪刻痕的明光甲、一头随风飞散的银色长发,他就这么一个人站在那里,俯视着台下那带着狰狞雄烈之气的士兵。
“诸位,无论你们曾经是辰国人、姜国人、还是昆仑人,自今日开始,你们就都是我死军之人了,死亡并不可怕,活着才是我们的追求,兄弟们,让我们忘却过去,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做可以依靠的袍泽,荣辱与共,生死相存。”隋唐清朗的声音带着几分炽热,在铁勒部的草场上空响起。
“荣辱与共、生死相存。”
“荣辱与共、生死相存。”
草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回应声。
“各部各曲,接旗!”待呐喊声渐小,隋唐干脆利落的朗声叫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十三名士兵手捧战旗面对着数万骑兵,从隋唐身后快步走出。
“死军第一曲俞沐哥接旗。”
“死军第二曲方向鸣接旗。”
“死军第三曲郭猛接旗。”
一声声大喝,一个个或雄壮、或精干的汉子越众而出,踏上高台,郑重且郑重的从隋唐的手中接过了旗帜。
不一会儿功夫,一面面白底黑字的死字旗开始在草原的上空高高扬起,只是让人诧异的是如此庄重的时刻,这些旗帜却显得有些新旧不一,甚至制式也不尽相同。
巴图骑兵和铁勒骑兵的三面旗帜,很明显是新绣出来的,旗面上都只绣着一个大大的死字。
另外十面旗帜则显得要稍微陈旧一些,只看旗面上飞溅的鲜血和边角的破损便知道,这旗帜是从一次次战火的洗礼中传承下来的。
这霍然是当日死军第一次成军时,杨柳及御奴城女子所绣,总共一百零八面,经过连番的大战,如今,只剩下了二十三面。
隋唐原本打算重新绣制旗帜,但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尤其是死军八曲。
如今死军八曲的八个曲帅除了牧野之外,均出自御奴城,对于他们来说。
这面旗帜不仅仅是一面旗帜,还代表着御奴城十万百姓的嘱托和数千死军将士亡魂的归属。
所以,隋唐最后不得不妥协,只是命人为巴图骑兵和铁勒骑兵绣制了三面新旗,毕竟原来旗面上绣着的天日昭昭、北奴嚣嚣,拿在本就是北奴的铁勒人和巴图人手里多少有些怪异。
“天日昭昭,北奴嚣嚣,城破家亡,百姓惶惶,赠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看着那高高扬起的死字旗,一旁观礼的景清喃喃自语。
随后他转过头去,看着身旁的荀卿问道:“荀卿,你可知此旗的来历?”
“知道,郭振跟我提起过,隋唐等人原属御奴城府卫军,去年秋,昆仑车师部左贤王拓跋通,亲率十五万大军寇边,其时恰逢辰国朝堂内斗,镇北将军月临江被锁拿入狱,所以,面对汹涌而来的拓跋通,镇北军选择停兵两狼山,整整两个多月未向御奴城派遣一兵一卒,致使御奴城兵尽粮绝,御奴城主簿姚崇遂派遣隋唐选精兵三千突围求援,此旗正是突围前夜,城中女子为即将出征的家中子弟所绣。”
只是这短短的几句话便将隋唐两个多月的惊心动魄轻轻概括,荀卿的脸上依旧带着笑,但他的声音却多了几分难得的认真。
“这镇北军当真该杀,朝堂内斗,关乎百姓何事?”景清闻言,一脸愤慨的说道。
“郡守大人,这镇北军如何?您该比我清楚呀!”荀卿一脸平静的说道。
这边景清和荀卿二人在轻声闲聊,那边隋唐高昂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天地不仁、百姓如草,名称死军,军号乞活,愿诸君以手中刀枪为礼,敬天乞活,为吾等杀出一个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太平盛世。”
眼见战旗高扬,隋唐振臂高呼,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股说不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