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州天都砦。
宋哲宗元符元年,宋军攻取西安州,次年修筑此砦并设州。
曲端在南、鲁智深在北,将西安州内的党项兵逐渐压缩到了天都砦附近,一直在协助秦桧、种师道整顿西军的酆泰,也与龚旺领兵到了通会堡,负责防备西夏的援军。
“宗郎中,兰州急报!”
宗颖接过传令兵送来的急报,打开来匆匆看了一眼,让传令兵去休息,便去寻酆泰。
宗颖是宗泽的次子,受父亲连累,他也被赵佶罢了官。宗泽出任河南尹,宗颖被许贯忠推荐,任职兵部,他便自请前来秦凤路,以兵部郎中的身份,负责核对军功等事务。
酆泰正在带领民夫修筑通会堡,看到宗颖递来的情报,羡慕得眼睛都变红了:“史文恭又胜了!”
王伦在酆泰身上发现了他的练兵才能,于是酆泰基本上一直负责整顿诸军、练兵事宜,虽说他的军衔也是将军,编练新军也是功劳,但谁不眼馋似史文恭这般,能够领兵在战场厮杀一番呢?
史文恭大胜的消息也传到了天都砦附近的汉兵将领处,又引发了一番羡慕。
中原三国的衰落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辽国是因为耶律延禧、大宋是因为赵佶,两个皇帝都不是励精图治、一心为国为民的君主,至于西夏,原因就较为复杂。
在华夏历史上,但凡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基本上都会走向主动汉化的道路,因为中原王朝的各种学说、制度是最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
西夏也不例外,尽管与大宋为敌,但西夏也不得不在国内兴办汉家的儒学,任用汉族官僚协助治理国家,这必然引起了党项贵族与汉族官僚集团之间的矛盾。
夏惠宗李秉常即位后,太后梁氏临朝听政,安定梁氏是从西汉就扎根西北地区的汉人世家大族,东汉就曾出过皇后,有趣的事情出现了,党项化的梁氏推行蕃礼,而皇族与汉人官僚则团结起来表示反对。
但梁太后获得了党项贵族的支持,以弟弟梁乙埋和侄子梁乙逋相继担任国相,牢牢把控着朝廷大权,将儿子李秉常气得忧愤而死,死时才二十六岁。
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继位后,国政仍旧在梁太后家族手中,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梁太后对宋朝发起了持续近二十年的战争。
由于宋哲宗的强硬态度,西夏连年战争,导致国力大损,加之大宋断绝了与西夏的贸易,国内经济衰败,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辽道宗耶律洪基实在看不下去了,作为册封西夏国王的宗主国,派人前往兴庆府将梁太后鸩杀,扶持了李乾顺亲政。
主少国疑的情况下,耶律洪基病死,宋哲宗也先一年病逝,辽国耶律延禧继位,大宋赵佶继位。
赵佶仍旧延续兄长对西夏的国策,在位期间听从蔡京的建议,两次对西夏用兵,但两次都被西夏以辽国的名义逼迫议和,左右逢源的李乾顺,也将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西夏又拉了回来。
而这其中童贯出力甚大,第二次对西夏用兵时,童贯强迫名将刘法领兵出战,刘法哀求无果,激战半日惨败身亡。
王伦上台后,第一时间为刘法正名,追谥“武襄”,算是给赵佶、童贯干的烂事擦了擦屁股。
这一次西夏再度南侵,王伦也命秦桧前往关中,断绝了赵佶恢复的与西夏贸易,摆出一付不死不休的姿态来。
兴庆府的西夏国主李乾顺愁眉苦脸,他这个人左右逢源惯了,眼看耶律延禧被金国逼得四处逃窜无处安身,便果断向金国投降。
又认为宋国国内大乱,短时间肯定无暇西顾,就想着掠夺西北回一口血。
哪知赵佶父子跪得那么快,中原转眼变了天,新汉朝也是强硬无比,说打就打,而且进兵迅速。
西夏国内还按照看待大宋的老眼光看新汉朝,将重兵屯在东面,哪知史文恭却不按套路出牌,先将西面的卓啰和南军司给击溃了。
西夏国内现有二十余万大军,在永兴军路北面就摆了十万,卓啰和南军司以及甘肃军司总共只有三万兵力。
而为了占据西安州这处地理要地,西寿保泰军司近三万大军又不得不分散在宋朝时修筑的诸个军寨堡垒中,兵力一分散,却被汉兵南北逐个击破形成了合围之势。
李乾顺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和谈,不谈不行啊,耶律延禧恼怒成安公主绝食而死,正领着两万余草原诸部抢劫黑水镇燕军司,一个堂堂辽国皇帝不顾身份当马匪,这种事情谁能想得到?
他又不敢求助金国,那样的话就是引狼入室了。
必须将西安州的大军安全撤出来!
李乾顺便打算向新汉朝称臣,反正西夏同时向辽、宋称臣已经习惯了,不差这一回,让金国跟汉国继续内斗,正好让西夏再喘一口气!
但坏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凑堆发生的。
李乾顺一面抽调静塞军司的大军南下救援西安州,一面与群臣商议该如何与新汉朝谈条件,夏州却爆发了叛乱!
赵佶崇宁四年,也就是二十多年前,辽国将领萧合达护送成安公主入西夏为皇后,作为辽国对西夏的监护,萧合达留在西夏任职,并升任夏州都统。
去年冬,耶律延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