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铸剑,更强的剑!(2 / 3)

一番。”老船长一边向着舱外走去,一边说道。

其实因为空投补给的原因,他们船上的物资相比较之前还富裕了不少。

但是也确实没必要留下了。

因为实验已经完成,现在要做的,是将那些保密级别极高的数据,安全地带回到国内。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

完成了数据测量设备的回收工作。

并且拿到了其中记录数据的磁盘。

这一趟任务的真正目标都完成了。

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南太平洋的海景,又不好看。

还不如老家渤海湾有意思。

韩子涛目送对方离开之后,笑了笑没说什么。

接手了一块烫手山芋,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太轻松。

其实用烫手山芋这个词形容这些人。

那都有些轻了。

他们现在堪比一颗快要爆炸的炸弹。

随便出现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意料之外的反应。

这几天时间,已经足够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他们的事情。

尤其是在直播开启的时候。

在直播的

给服务器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好在没开实时弹幕沟通功能,否则很可能直接就把服务器挤崩溃了。

但是士兵回国的问题,却是真的近在眼前。

尤其是直播开启之后,看笑话的人就更多。

——

“星扬哥,我们的导弹爆炸效果似乎不错啊。”

乔阳在认真完成了已有数据整合后,找到张星扬说道:

“但是在导弹末端打击的时候,这个机动轨迹我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呢?”

乔阳是学空气动力学出身,对于控制系统不是那么熟悉。

所以才会对此抱有一定的疑惑。

如果这时候是秦明在这里,就会一眼看出来导弹在末端目标选择上产生过选择。

“我在末端制导系统上,加入了一个目标选择器。”

张星扬接过乔阳说是不太对劲的那张数据表,看了一眼之后说道:

“导弹中控计算机会在末端雷达扫描后,自主选择价值最高的目标。

并且尽可能地兼顾到最多的打击目标。”

稍微解释了一番,停顿了几秒之后,张星扬继续说道:

“这其实牵扯到后续的导弹开发计划。”

“什么开发计划?”

乔阳有些不解:

“我们现在还有新的开发计划吗?”

“不算是完全新,现有的导弹在气动布局上几乎达到了一种极限,我们要做的是在其他方面进行改进。”

张星扬说道:“最先要改进的就是导弹的战斗部。”

“你也知道现在装载单枚常规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其实威力是有些过剩的。”

威力过剩这个词,一般都是在核武器上会出现。

意为大量的爆炸威力,都浪费在了天空或者大地之中。

现如今的二代高超音速导弹,也到达了这个门槛上。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几乎就只有一个办法。”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星扬暂停了下来,让乔阳能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你是说分导式弹头?”

乔阳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说道。

其实在火箭研究院工作的人,很容易就想到这一点。

因为世界上在一箭多星技术上,探索和实践最多的,就是火箭研究院。

积累了数不清的经验。

分导式弹头,和一箭多星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

之前甚至研究分导式弹头技术的研究所,都来火箭研究院学习过一段时间。

“对,目标智能选择系统也是为了分导式弹头技术考虑。”

张星扬点了点头说道。

“多个弹头之间的目标分配,要用到这项技术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我们之前的技术,说实话是比较简陋的。”

之前的分导式弹头,几乎都是预先输入打击坐标。

然后弹头在末端根据不同制导方式,将自己导引向正确的目的地。

但是张星扬为未来的分导式弹头技术,设计的智能目标选择系统。

则是走的另外一条道路。

那就是不预先输入目标。

而是通过中控计算机内部的智能选择系统,来完成各个不同弹头的目标分配。

这项技术的好处,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打击之前的环节少了目标输入环境,减少了打击的准备时间。

有时候这么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决定一场局部战争的胜负手。

其次,末端打击目标选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这就减少了因为侦查不到位,而引起的无效打击概率。

“我们现在的芯片技术,能够支撑这样庞大的选择系统吗?”

乔阳虽然不太懂这方面的技术,但也能够听出这个智能选择系统对于芯片瞬间计算力的要求,应该是挺高的。

这也让他对芯片产生了一定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