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不明飞行物反导导弹(2 / 3)

验中心的所有人,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下周,我们将要进行一次反导实验,大家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国内对于反导实验,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经验。

甚至也已经开展了数次,小型的反导实验。

取得了不少的数据,对反导过程之中各项参数也进行了更加贴近实战的调整。

“这一次实验,将会进行贴近实战的全流程实验,大家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虽然反导实验中心这个名字常常让人以为这是一个科研机构,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军事单位。

它存在的意义,最终还是为了打赢战争。

在场的大家,也都是军籍,所以大家也都没有特别意外。

毕竟军队的意义,就是为了打胜仗。

尤其是,近两年来,军改的风暴愈演愈烈。

各种要求贴近于实战化越来越多,也让大家基本上感受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出于实战化目的,这次反导实验也是动了真格。

真的改装出来了一枚弹道导弹来进行试验。

在拆除了弹头之后,加装了不少的测试仪器,以及备用保险。

以确保在出现反导导弹不能够摧毁弹道导弹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我摧毁。

因为模拟战争场景,是敌国在未知海域对我们发动了弹道导弹核攻击的场景。

所以为了这一次实验,甚至动用了一艘国之重器的核潜艇,来发射这一枚经历过特殊改装的弹道导弹。

幽暗的深海大洋之中,寂静的死神正在缓慢游弋。

其上装载着数十枚毁天灭地的蘑菇弹,但是它本身又是构成现代和平基石的力量之一。

人类工业的暴力美学,几乎在它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预定发射程序3,执行!”

潜艇之内,官兵们有条不紊地按照日常训练的内容,进行着各种操作训练。

潜射导弹,目前国内的技术还不是很过关。

所以这一枚导弹,是在潜艇上浮之后再进行发射。

黑漆漆的粗大导弹,从潜艇后部腾空而起。

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瞬间完成点火启动,将内部的固体燃料转换成澎湃的动力。

支撑着它在夜空之中越飞越高。

已经被列入二炮部队体系,开始了战备值班的高敏度红外侦察卫星。

在地球同步轨道,静静地运转着。

将地面的热源信息,以极高的频率,传回到地面的监测站。

原本在热源监控之中寂静平稳的大洋区域,陡然之间出现了一个高速移动的热源信息。

即使是不借助超级计算机的分析,也能够看出这个热源信息不正常。

但是监测站之中的值班人员,还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将热源信息导入到超算中心之中,进行了一轮分析和归纳。

实际上,这样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监测站的日常。

没有别人以为的勾心斗角,只有日复一日的枯燥数据。

超算中心,很快就得出结论,这是一枚移速达到了三马赫的弹道导弹。

随后将信息传输到反导武器指挥中心。

虽然反导武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是几乎国内最高水平。

但是最终武器的启动依然是掌控在人手中。

这也是张星扬一力要求的事情。

因为,在未来是出现过这方面的问题。

在战争之中,原先被用来辅助决策的人工智能,在指挥官战死之后,被赋予了武器决策权。

结果原先被各项定律束缚的人工智能,开始逐渐突破人类为它设定的规则。

最开始也许仅仅是在部队调动的违规。

但是在没有受到其他人的重视之后,人工智能在一轮轮的自我逻辑辩证之后,开始突破更多的规则。

发展到最后,实际上交战的双方都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傀儡,变成了它维持自我存在的消耗品。

也就是从这场战争之后,战争用人工智能取得武器决策权为非法,并且每隔一周时间,都需要检查底层逻辑是否发生松动,否则就需要进行数据重置。

反导武器中心,作为目前国土防御的重要一环,也是24小时战备值班。

当时负责值班的是一位年纪还不是很大的中年人。

在听到弹道导弹从海上飞来的一瞬间,他第一反应是核大战开始了!

这个时候和平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战争的硝烟似乎还没有远去。

不过他随后就反应过来,应该不可能。

因为相比较于贫穷的国内,更不想展开核大战的应该是其他国家。

并且作为实际上军队的高层之一,他也知道最近将要展开一场贴近于实战的反导实验。

只不过就连他也是没有想到,这场试验竟然会这样夸张!

竟然连他都不知道这场试验开始的时间。

暗暗地骂了一声之后,手脚麻利地开始指挥反导工作的开始。

高敏度红外侦察卫星,一直在对飞行过程之中的弹道导弹进行追踪,并且不断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