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赵英让大家轻视(1 / 2)

梅小冉觉得小于老师很大方,基本上宾客提出的要求在合理范围内的都能满足,也不扭捏,没一点小家子气;可是反观她赵英姐吧,就有点娇气了,就算大家不知道她怀孕了不能喝酒,大不了把宾客让过来的酒让春娃喝不就行了,可赵英不是这样,她矫情!谁给她敬酒她就甩脸子,弄得她就跟那慈禧老佛爷一样,好像人人都得奉承她,巴结她……这样以来,宾客都没有心情闹了,新娘子这么不配合,谁还有脸闹?

大家只好把这位新娘晾着,去闹另一位新娘。

另一位新娘脾气好啊,见人都笑眯眯的,也不甩脸子,让敬酒就敬酒,让剥糖就剥糖,说话声音也不高,听着就让人很舒服。

光是印象分,那肯定都分到了小于老师这边,宾客们也不傻。就说赵英长得其实要比小于老师漂亮点,但她大喜的日子摆个臭脸,那是谁也不愿意看的啊!

举行过婚礼仪式后,酒席正式开始。

八十年代初期结婚的规模肯定不能跟后世的热闹奢华相提并论,但王家的喜宴在那个年代真的是很不错,还特意请了程大山过来当

主厨。

程家在东关做席面的手艺,那绝对是首屈一指,这次王家两个儿子结婚,席面更是空前的隆重……这都已到是1981年了,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物质也极大的丰富起来。八月又是一年中最丰收的季节,那些菜也比平时丰富,做出来的席面虽然以大荤为主,但点缀的素菜也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大家都吃的很愉快。

当然,若是没有赵英在酒席上黑脸,那这次王家为两个儿子办结婚的喜宴,那就更完美了。

酒席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才结束,宾客们散去之后,帮忙的人还要把借来的桌椅板凳和杯盘碗碟整理洗净,还给人家。

梅小冉一家都跑过去吃了酒席,吃完之后还帮着王家人收搭东西啥的……不知不觉就收拾到了四五点。

按照当地的老习惯,结婚当天晚上主家还要再摆两桌酒席,这叫答谢宴,目的就是为了感谢结婚这两天主要过来帮忙的亲朋好友,结婚的新人也要在答谢宴上给这些人敬酒让烟的,以示感谢。

因为王家这次是两兄弟结婚,请来帮忙的人多,那肯定答谢

宴也比平时规格高,来的人也比往常多。

等答谢宴开始之后,王家也只是让两对新人象征性的过来敬个酒,就让他们回屋休息了。结婚嘛,新郎新娘被折腾了一天,也够累了……老王头虽然脾气不好,但是老王婶是个厚道体贴的女人,不论干啥事都会替孩子们考虑,标准的老好人一个。

在新人们都回去之后,答谢宴还在进行,大约到晚上九点多才结束。

要在平时,估计酒宴也不会结束这么早,今晚正好又是八月十五,各家各户都忙着过中秋节呢!

往年梅小冉一家在这个时侯都跑到北关她外婆家过来节了,不过今年因为王家办喜事,今晚答谢宴还特意请了梅中华和李明云两口子过去,梅家人今晚都没有回北关。

没有去外婆家过的中秋节,那肯定是不完整的中秋节,但今年的中秋节又是特殊情况,梅家姐弟虽然有些遗憾,不过隔壁王家兄弟结婚的喜事也足已弥补这个不足。

等到梅中华和李明云夫妻从王家回家,梅家才象征性的拜了拜月神,只是简单的切了两个月饼过节。

今天大家都太忙太累了,

就算梅小冉姐弟只是看热闹,到这个时间也是又困又累直打呵欠,等到十点刚过,梅家人就睡下了。

结果,等到第二天早上起五更,就听到邻居王家传来吵闹声。

按照此地的风俗,基本上结婚第二天要会亲家,就是女方的父亲要在这一天到女方的婆家来吃酒,俗称为认门,一般就是由结婚当天女方来的客人把请贴拿回去,第二天娘家人登门时带着礼包上门认亲,意寓着以后双方就成了亲家,会经常走动,但会亲家来的不一定就是老丈人,通常还有女主的叔伯等直系长辈,来几个长辈就代表以后跟女方走动有亲戚网络的就是这几户,以后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双方都会经常走动来往……

而王家恰好传来的吵闹就是跟此事有关。

本来昨天王家的两个儿子同时结婚,那会亲家肯定还要一起会,毕竟都是同一天办的喜事,会亲家也一起来,一来是为了方便,二来也是老规矩。

大家原本商量的很好,可这件儿到赵英这儿就卡了壳,她不乐意了,她娘家的亲戚少,而小于老师娘家的亲戚多,摆酒宴肯定是按照

人头算的,按着老王头的意思,两个儿媳妇的亲家摆到一桌算了,但赵英听说了死活不答应,她觉得这是王家轻视她了。

梅中华和李明云夫妻,大清早的就听到赵英吵吵的声音,两个人都憋了一肚子气。他们真是没有想到赵英会这样胡搅蛮缠,本来王家就看不上她,她现在做的更让大家轻视!

梅中华在屋里听一会儿,实在憋不住了,就跑到王家把赵英训了一顿,嫌她不识大体。

虽然赵英在王家人面前无理取闹,但在她这个小舅面前,有些话她还是听的,虽然不服气,但也忍了下来。